[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引脚成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2020.9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8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谢记华;刘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隆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9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引脚 成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引脚成形工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容引脚成形器。
背景技术
电子元件成形器在市场上比比皆是,但基本上都是针对标准成形设计的。 而在实际的设计中,在特殊的要求下,对器件进行标准成形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因此通用的器件成型设备无法使用,只能靠工人经验进行成形。易产生电容的引脚成形时角度、间距、高度尺寸不一致的问题,从而造成器件成型的尺寸精度低,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容引脚成形器,解决了电容的引脚成形时角度、间距、高度尺寸不一致的问题,并且可以同时满足多个电容同时成形。从而减少人为误差,提到器件成型的尺寸精度,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了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容引脚成形器,包括底板、压板、挡板3、成型板,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放置若干电容5的斜槽,在底板1的两侧设置有挡板3,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构成放置电容的腔体,放置电容腔体的口部设置有与底板1相对的压板2,压板2两侧各设置有与底板1上若干个斜槽对应的半圆槽,其中压板2一侧的半圆槽与挡板3相接触,并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1上;位于压板2的上方设置有成型板4,成型板4上设置有与压板2一侧半圆槽相对应的若干半圆槽。
一种电容引脚成形器,所述底板主要有若干个斜槽组成。斜槽是角度为器件引脚与器件本体所成角度,每个斜槽均匀排列,间距相同,槽宽比器件宽度尺寸宽0.3mm,深度大于器件高度0.5mm。
一种电容引脚成形器,所述压板2两端设置有固定螺丝的通孔,用于固定压板至底板,两侧各设置有与底板1上若干个斜槽对应的半圆槽,半圆槽的直径与电容引脚的直径相同,半圆槽的间距与底板的斜槽间距一致;压板的半圆槽用于夹住电容引脚至挡板,从而达到固定电容引脚的目的。压板的宽度小于电容的宽度,便于电容成型后从压板取出。
一种电容引脚成形器,所述挡板固定在底板的两侧,高于底板,高出部分尺寸与压板厚度一致,并与压板用于夹紧电容引脚。
一种电容引脚成形器,所述成型板:用于电容引脚的成型,成型板的一侧有十个半圆槽,十个半圆槽均布排列,间距与底板的斜槽间距相等。电容引脚在成型的过程,电容引脚放在半圆槽里,用半圆槽来引导电容引脚的成型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容的特殊成形器,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使得工人摆脱两次成形间距难以控制的困扰,保证了电容引脚与本体之间的成型角度,以及引脚与本体之间的距离。并且可以同时满足多个电容同时成形。现在解决这种问题设计的一种新型成形器用来取代手工操作。从而减少人为误差,提到器件成型的尺寸精度,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a电容成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a 的侧视图,图1c是图1a 的俯视图,
图2是TCL电容成型前的状态图。
图3是TCL电容成型后的状态图。
图1中,1-底板,2-压板,3-挡板,4-成型板,5-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成形器如附图1 a、图1b、图1c所示。
图中的电容成形器主要包括:底板、压板、挡板、成型板,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放置若干电容5的斜槽,在底板1的两侧设置有挡板3,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构成放置电容的腔体,放置电容腔体的口部设置有与底板1相对的压板2,压板2两侧各设置有与底板1上若干个斜槽对应的半圆槽,其中压板2一侧的半圆槽与挡板3相接触,并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1上;位于压板2的上方设置有成型板4,成型板4上设置有与压板2一侧半圆槽相对应的若干半圆槽。具体介绍如下:
1)底板:底板主要有十个斜槽组成。斜槽是用来放置器件,斜槽与垂直方向成一定角度,此角度为器件引脚与器件本体所成角度,十个斜槽均匀排列,间距相同,槽宽比器件宽度尺寸宽0.3mm,深度大于器件高度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隆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洛阳隆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20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