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铝合金枕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3713.X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9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顾玉林;田爱琴;宋晓文;梁建英;刘龙玺;张寅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00 | 分类号: | B6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铝合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枕梁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铝合金枕梁结构,属于轨道车辆车体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应用于轻轨列车、地铁的枕梁是连接转向架,并向车体传递纵向压缩及牵引力的中心部件,是实现车辆快速和安全行驶的动力传输关键设备。随着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普及与推广,对于车体的主要受力部件枕梁提出了更高的设计和使用要求。
现有铝合金枕梁普遍采用型材拼焊,由两根方形挤压铝型材和上盖板、下盖板组成,在由型材和上盖板、下盖板围成的空间内设置若干加强筋。此种结构的枕梁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但焊接后,容易出现焊缝下凹的问题,过分调修或增大加工量均不利于枕梁的强度,并且由于铝合金车体自身的结构特性,枕梁的两端与底架边梁连接时,普遍只焊接枕梁下平面和外侧立筋,枕梁上平面、内部立筋与边梁之间无法施焊,此结构降低了连接强度,不利于载荷传递。另外,铝合金枕梁与地板之间普遍采用沿车宽方向的通长焊缝,枕梁受纵向载荷时,此焊缝受沿宽度方向的剪切力,大大增加了焊缝的损坏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枕梁焊接后的平面度和连接强度,及提高枕梁焊缝承载能力的轨道车辆铝合金枕梁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车辆铝合金枕梁结构,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及连接在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呈垂向的多块腹板,枕梁包括一对铝合金型材,每个所述型材是由上板、下板及中间的两块腹板组成的形结构,两个所述型材的上板和下板分别对接焊接形成所述上盖板及下盖板。
进一步,两个所述型材的上板之间和下板之间的对接面在垂向上为正公差配合。
进一步,在两侧的所述腹板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多个与所述腹板垂直的用于 与地板型材连接的纵向连接筋板。
进一步,所述纵向连接筋板的顶边包括两部分,其内侧部分与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外侧部分与所述地板型材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侧部分高于所述内侧部分并与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所述纵向连接筋板的顶边的内侧部分与外侧部分断开,并在断开处设置第一工艺豁口。
进一步,所述下盖板与底架边梁焊接的四个角处各设置一块翼板,所述翼板与所述下盖板焊接固定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翼板的上表面上焊接固定有至少一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边与所述翼板及下盖板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板的侧边与所述腹板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板的顶边与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焊接固定。
进一步,在所述下盖板的两端与底架边梁焊接的部位设置用于焊接内部的工艺缺口,所述工艺缺口处焊接一块用于封堵的补板。
进一步,在所述补板的上表面上焊接固定有至少一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所述上盖板焊接固定。
进一步,在所述下盖板上设置有二系弹簧安装孔、中心销安装孔,在二系弹簧安装孔、中心销安装孔的内侧焊接固定一加强金属板。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铝合金枕梁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枕梁的两个型材对接处采用正公差配合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组焊后提高了枕梁平面度,减少了调修量和加工量,保证枕梁焊接后的整体强度。
(2)通过在枕梁的侧壁上焊接纵向连接筋板,利用纵向连接筋板与地板型材之间焊接连接,将与地板型材的连接由现有技术中的横向连接焊缝改为纵向连接焊缝,明显提高了焊缝的承载能力。
(3)通过在枕梁的下表面开工艺缺口,为枕梁上平面、内部腹板与底架边梁连接预留焊接空间,进而使枕梁上平面、内部腹板与底架边梁均可以焊接连接,增加了枕梁与底架边梁的连接焊缝,大大增加了枕梁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枕梁焊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枕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枕梁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枕梁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枕梁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枕梁焊接后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枕梁与底架边梁焊接后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37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道岔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卧式运载卷钢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