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管制玻璃瓶高度检测剔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4233.5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5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玉;吴国朋;刘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智玉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5B19/05;B07C5/1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管制 玻璃瓶 高度 检测 剔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管制玻璃瓶高度检测剔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传动工艺流程复杂,主要依靠人工检验人工排序其用人多而且需要有一定的技能,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对产品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容易出现漏检造成质量问题而退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管制玻璃瓶高度检测剔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PLC可编程控制器和瓶体检测自动剔除系统;
所述瓶体检测自动剔除系统包括检测系统架体、设置于检测系统架体上的检测端瓶体运输装置、设置于检测端瓶体运输装置前端的进入轨道、设置于瓶体运送装置后端的分流缓冲装置以及设置于瓶体运送装置上的检测端监视摄像头以及高度检测剔除装置,所述检测端监视摄像头与所述PLC可编程控制器的相应接口相连接;
所述检测端瓶体运输装置由固定设置于检测系统架体上的检测端定片组、设置于检测端定片组内的排序端动片组以及检测端动片驱 动装置,所述检测端动片驱动装置由对称设置的结构相同的检测端动片主动驱动装置和检测端从片主动驱动装置组成,所述检测端动片主动驱动装置包括检测端传动杆、检测端曲轴、检测端链轮以及检测端轴承座,所述检测端链轮的一端通过检测端曲轴与检测端传动杆铰连,其另一端通过检测端轴承座固定设置于检测系统架体上,所述检测端链轮的传动轴与制瓶机的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同步连接,所述检测端动片主动驱动装置和检测端从片主动驱动装置之间通过设置于检测端链轮上的检测端链条相连接,所述检测端定片组上设置有四个以上的定片检测端V字形瓶体限位槽以及一个设置于定片检测端V字形瓶体限位槽末端的检测端瓶体滑槽,所述排序端动片组上设置有比五个以上的动片检测端V字形瓶体限位槽,所述检测端曲轴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定片检测端V字形瓶体限位槽均与所述动片检测端V字形瓶体限位槽水平位置相重合,
所述高度检测剔除装置由高度检测装置以及高度剔除装置组成,
所述高度检测装置包括设激光测距装置、激光测距装置定位支架、测距滑块以及测距检测汽缸,所述设激光测距装置固定设置于激光测距装置定位支架上,所述测距滑块由前端的垂直设置的限位板以及后端的滑轨组成,所述激光测距装置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与所述滑轨相适配的限位块,所述激光测距装置的激光窗口与所述限位板平行设置,测距检测汽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测距滑块相连接,所述测距检测汽缸和所述激光测距装置分别与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相应接口连接,
所述高度剔除装置由高度剔除推杆、设置于高度剔除推杆后端的高度剔除汽缸以及与高度剔除推杆相适配的高度剔除轨道组成,所述高度剔除轨道固定设置于所述检测系统架体上,所述高度剔除汽缸与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相应接口连接,
所述分流缓冲装置由瓶体分流装置和瓶体缓冲装置组成,
所述瓶体分流装置由斜置滑板、分流汽缸以及设置于分流汽缸输出端的分流拨杆组成,所述缓冲斜置滑板的上端与所述检测端瓶体滑槽的下端相适配,所述分流汽缸与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相应接口连接,
所述瓶体缓冲装置包括限位杆以及闸线盒,所述限位杆通过两端的限位杆转轴与所述检测系统架体铰连,所述闸线盒的闸线通过闸线定位板与所述限位杆转轴上的转轴导向板相连接,所述闸线盒的控制按钮与所述检测端曲轴的位置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于高度剔除轨道末端的废品箱。
所述PLC可编程处理器的型号为松下-FP-X-C40T,所述激光测距装置的型号为松下-HG-C1050。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优化了生产工艺流程,减少了人员投入及劳动强度,避免了对产品的二次污染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成品能效比,通过机械化自动化检测模拟了人工工作,大大的节约了人力和提高了成品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附图5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排序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附图7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附图7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附图7的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智玉;,未经刘智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42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测量仪安装调整支架
- 下一篇:瓷器曲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