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造针灸片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5013.4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9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付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国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B26F1/24;B26D7/32;B65B61/02;B65B1/1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彭程程;沈林华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造 针灸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针灸片的设备。
背景技术
非燃烧穴位针灸片包括一个设有凹腔的壳体,凹腔内填装有发热料,壳体上方呈平面状,用不透气的塑料膜热合封闭,壳体的下表面上对应凹腔的位置布设有透气孔。
针灸片在制备时,先通过塑料成型装置使包装材料形成若干载药槽,并在载药槽处开若干透气孔,然后向载药槽内填充发热料,对填充有发热料的载药槽进行密封、切割后,得到针灸片。
现有的针灸片在制备时,存在以下缺陷:
(1)为了保证针灸片的发热效率,凹腔内的发热料需要与较多的空气接触,因此,需要的透气孔的数量较多,壳体通常采用塑料制成,壳体打孔后容易随穿孔装置移动,需要人工将打孔后的壳体取下,不仅劳动强度较高,而且比较危险。
(2)针灸片中的发热材料通常为粘性较大的粉状材料,在填装时容易洒落在机械设备上,发热材料中的铁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产氧化铁,腐蚀设备,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针灸片的设备,能够降低劳动强度,不仅比较安全,而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制造针灸片的设备,包括打孔装置、上料装置、包装装置、切割装置和用于使包装材料形成若干载药槽的塑料成型装置,所述塑料成型装置、打孔装置、上料装置、包装装置、切割装置顺次连接,所述打孔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冲板、第一托板、第一推板和底板,冲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与载药槽对应的冲头,第一托板、第一推板均开有若干与冲头对应的第一通孔,底板的顶部与每个第一通孔对应之处均设置有若干打孔针,所有打孔针的针尖朝上,且沿以同一个打孔针为圆心的一组同心圆的圆周排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密封储料桶、落料斗和填料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填料装置包括投料器、滑动轨道和第二支撑架,滑动轨道水平固定在第二支撑架的内部,投料器通过滑动轨道与第二支撑架连接,滑动轨道包括接料端和出料端,接料端位于落料斗的下方;投料器的顶部开有接料口,底部开有若干与载药槽对应的第二出料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二压板、第二托板和第二推板,第二压板、第二托板和第二推板均开有用于与第二出料口对应的第二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密封储料桶的底部设置有导料管,密封储料桶与导料管对应之处开有第一出料口,导料管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出料口的下方,另一端位于落料斗的上方,密封储料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旋转轴和第一叶片,第一叶片位于第一旋转轴的底部,导料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旋转轴和第二叶片,第二叶片呈螺旋形固定在第二旋转轴的外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板的顶部与每个第一通孔对应之处均设置有90个打孔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冲板的底部设置有16个与载药槽对应的冲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打孔装置,包括冲板、第一托板、第一推板和底板,冲板的底部设置有冲头,第一托板、第一推板均开有若干第一通孔,打孔装置在使用时,带有载药槽的包装材料放置在托板的顶部,包装材料上的载药槽落入第一托板上的第一通孔内,冲板向下运动时,冲板底部的冲头进入对应的载药槽内,冲板和第一托板同时向下运动,使得包装材料上的载药槽穿过第一推板上的第一通孔并与底板顶部的打孔针紧密接触,位于载药槽处的包装材料被打孔针刺破,形成若干排列均匀的透气孔,第一推板向上运动,推动包装材料与打孔针分离。与现有技术中壳体打孔后容易随穿孔装置移动,需要人工将打孔后的壳体取下,劳动强度较高,比较危险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打孔装置在使用时,不仅比较安全,而且降低劳动强度;采用本实用新型制成的针灸贴,位于载药槽处的包装材料形成若干排列均匀的透气孔,载药槽内的药粉与空气中的氧气触面积较大,能够均匀发热,提供针灸贴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国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国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50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艾灸支撑器
- 下一篇:一种磁炙结合式眼科理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