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琴竹套及弱音琴竹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5836.7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0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10D3/00 | 分类号: | G10D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曹明兰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琴竹套 弱音琴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琴竹套及弱音琴竹。
背景技术
扬琴是一件有着广泛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击弦乐器。扬琴在中国的使用发展过程中,从制作、构造、音位排列、演奏风格等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中国扬琴,其发音悠长而清脆明亮,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在中国高等学府设有扬琴专业。扬琴既能伴奏也能独奏,既能够演奏中国音乐作品,也能演奏外国音乐作品,因此近些年扬琴爱好者越来越多。
扬琴演奏者使用两支琴竹击奏琴弦发出乐音来演奏乐曲。就目前广为使用的402型扬琴来看,其音量也比较大。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扬琴演奏者的每一曲悦耳音乐,都是以演奏员台下大量练习为前提和基础的。对于难点乐句、重点片段,更需要千锤百炼。但在扬琴学习和排练的过程中,将伴随产生重复枯燥的音乐、练习曲,甚至是噪声,它们对周围环境、家人、邻居、被动听音者将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是危害、是噪声污染。
目前还没有一种能专门用于扬琴练习时有效降低音响、减少噪声,又能达到练习效果的弱音琴竹。如何降低音响、减少噪声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研究内容,即设计一种弱音琴竹既可用于练习扬琴达到练习效果,也可用于自我娱乐自我欣赏扬琴弹奏,弱音琴竹与传统琴竹能方便转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琴竹套及弱音琴竹,能够有效降低声响,避免扰民,且方便与琴竹之间的拆装,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琴竹套,用于套在琴竹的竹头上,所述琴竹套为具有弹性且吸音的材质制成;所述琴竹套为条形,所述琴竹套内具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为沿所述琴竹套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条形,所述容置腔的至少一端设有开口。
其中,所述琴竹套为海绵、多孔纤维材料、或吸音棉制成。
其中,所述琴竹套的外侧包裹有软布。
其中,所述容置腔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正圆形或椭圆形。
其中,所述容置腔在竹头敲击面处的腔壁厚度大于其在竹头背面处的腔壁厚度。
其中,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横截面面积。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弱音琴竹,包括琴竹及琴竹套,所述琴竹包括竹头及竹柄,所述竹头固定于所述竹柄的一端;所述琴竹套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竹头上;所述琴竹套为具有弹性且吸音的材质制成;所述琴竹套为条形,所述琴竹套内具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为沿所述琴竹套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条形,所述容置腔的至少一端设有开口。
其中,所述琴竹套为海绵、多孔纤维材料、或吸音棉制成。
其中,所述琴竹套的外侧包裹有软布。
其中,所述容置腔在竹头敲击面处的腔壁厚度大于其在竹头背面处的腔壁厚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琴竹套,通过开口,可以将竹头插入容置腔中,从而使得琴竹套在琴竹的竹头上,方便与琴竹之间的拆装;琴竹套为条形且具有弹性,可使竹头整个被琴竹套包裹而不易脱落,同时不会对琴竹造成损伤;在进行扬琴练习时,竹头不会直接击奏接触到琴弦,琴竹套为吸音材质制成,可大量吸收消耗琴竹击奏时的动能,使扬琴发出的声音显著降低和减弱,不会影响环境,不扰民;整个琴竹套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弱音琴竹,使用上述琴竹套,可降低击奏时的声响,其击奏时的声响虽弱但能被练琴者本人清晰辨听,不影响练习;去掉琴竹套可作为正常琴竹使用,不影响正常演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弱音琴竹的琴竹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弱音琴竹的琴竹竹头与琴竹套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琴竹套的轴向截面图;
图4是图2中琴竹套的中部横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琴竹套的轴向截面图;
图6至图10是本实施新型另外五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琴竹套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58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