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工位级进模具定位结构及多工位级进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6743.6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6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胡兆国;朱婵;朱超;刘权萍;杨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3/00;B21D4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王云春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工位级进 模具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多工位级进模具定位结构及多工位级进模具。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现有的一种多工位级进模具局部,包括上模及位于上模下方的下模。上模包括卸料螺钉18、等高螺母114、压料卸料弹簧113、通过螺钉116、117由上至下依次固定的弹簧座板112、上模座111、上模垫板110、凸模固定板19及位于凸模固定板19下方、从上至下依次相互固定并能够一起上下移动的卸料板背板17、卸料板16。弹簧座板112、上模座111、上模垫板110具有连通的、开口向下的容纳空腔118,凸模固定板19与容纳空腔118的开口相对应的位置具有上下贯通的孔,等高螺母114的尾端向下穿过该孔后,其后端面抵靠于卸料板背板17的上表面并通过卸料螺钉18相互固定,该等高螺母114能够在该孔内上下移动,压料卸料弹簧113设置于容纳空腔118且其一端顶住等高螺母114的头部,压料时,上模向下模方向移动压住带料,压料卸料弹簧113被压缩,卸料板背板17、卸料板16一同向上移动,卸料时,上模向上移动,卸料板背板17、卸料板16在压料卸料弹簧113伸展推动下向下移动进行卸料动作。上模座111、上模垫板110、凸模固定板19通过定位销115进行相互定位。下模包括通过螺钉14从上至下依次相互固定的凹模板13、下模垫板12、下模座11,该凹模板13、下模垫板12、下模座11通过定位销15进行相互定位。
图2所示出了现有的一种侧刃粗定位的原理,其中,图2中箭头表示带料22的送进方向,该原理是:带料22在向前送进时被导料板21的台阶挡住,为了使带料22能够达到向前送进所需的距离,用侧刃将带料22的边缘冲去部分221,被冲去部分221在送进方向的长度即为带料22能够沿送进方向送进的距离。被冲去部分221便成为废料,因此,侧刃粗定位会降低材料的利用率,从而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料利用率高的多工位级进模具定位结构。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料利用率高的多工位级进模具。
就本实用新型的多工位级进模具定位结构而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工位级进模具定位结构,所述多工位级进模具包括上模及位于所述上模下方的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凸模固定板及位于所述凸模固定板下方、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并能够相对于该凸模固定板上下移动的卸料板背板、卸料板;所述下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互固定的凹模板、下模垫板、下模座;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切舌凸模、切舌凹模、第一弹性部件及粗定位浮动销;所述切舌凸模固定于所述凸模固定板并垂直向下延伸穿入所述卸料板背板及卸料板的、上下贯通并与带料的副载体相对应的第一导向孔,该切舌凸模向下延伸的长度大于该卸料板背板、卸料板厚度之和,该切舌凸模与该第一导向孔活动配合;所述切舌凹模位于所述凹模板的、与所述第一导向孔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凹模板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二导向孔,所述切舌凹模、该第二导向孔分别依次位于带料送进的方向上;所述下模垫板、下模座具有与所述第二导向孔连通的第一容纳空腔;所述粗定位浮动销的上端由下至上穿入所述第二导向孔并可伸出该凹模板的上表面,且该粗定位浮动销与该第二导向孔活动配合;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腔内并顶住该粗定位浮动销的下端面。
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导料机构,该导料机构包括导料件及第二弹性部件;所述下模垫板、下模座具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容纳空腔,所述凹模板与该第二容纳空腔的开口对应的位置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三导向孔,所述导料件上端由下至上穿入该第三导向孔并可伸出该凹模板的上表面,且该导料件与第三导向孔活动配合,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设置于该第二容纳空腔内并顶住该导料件的下端面。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为弹簧。
所述导料件为圆柱状的导料销。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为弹簧。
就本实用新型的多工位级进模具而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工位级进模具,包括上述结构的多工位级进模具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67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