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孔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7067.4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7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曾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宏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6/02 | 分类号: | B21D2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孔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微孔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加工实践中,工件上通常会设有多个小直径孔以满足功能需求,例如用于散热的不锈钢管板等。由于这类孔孔径小且数量多,因而被称为群微孔。目前,国内多使用电火花、磨料微细加工、激光与电火花兼用和液压加工等技术对不同的加工材质进行群微孔处理,但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模具易损坏,冲头易磨损、工件易污染、加工成本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加工技术的不足,提供微孔加工装置,利用高压气体对工件进行无污染的群微孔处理,具有加工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成本低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微孔加工装置,包括上下两端均封闭的气缸筒、固连于气缸筒顶端的封盖、与气缸筒同轴设置的活动杆及固连于气缸筒底端的喷嘴,所述封盖与气缸筒顶端之间构成有控制腔,气缸筒底端设有与喷嘴连通的通口,活动杆上端穿过气缸筒顶端设于控制腔内,活动杆上端还设有将控制腔分割为上部空腔和下部空腔的环形活塞,活动杆下端设于气缸筒内且在下端固连有用于封闭通口的控制组件,气缸筒上设有与气缸筒内连通的第一管道,气缸筒或者封盖上设有与下部空腔连通的第二管道。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用于流通高压气体;第一管道用于向气缸筒内供给用于群微孔处理的高压气体;第二管道用于向下部空腔供气或者吸气以控制环形活塞相对封盖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活动杆做相对气缸筒的上下移动,进而通过控制组件实现通口的封闭与开启。当通口关闭时,通过第一管道进入的高压气体聚集于气缸筒内;当通口开启时,聚集于气缸筒内的高压气体瞬间从通口处释放,且进入喷嘴对被加工工件进行微孔处理。
为提高控制组件封闭通口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连接板,连接板固连于所述活动杆的下端,连接板下端设有可封闭通口的密封头,连接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本实用新型中,进入气缸筒内的气流可与连接板配合对密封头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其能更好地实现封闭功能;同时气流还可通过通孔流通于通口附近以备微孔处理之需。
为避免高压气流从密封头与通口间的缝隙处跑漏,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下端还设有用于密封的环形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封盖内固连有弹性件,所述活动杆上端与弹性件相连。本实用新型中,弹性件用于支撑活动杆,可实现活动杆完成微孔处理后的自动复位,以提高加工效率。
为便于实现环形活塞相对封盖的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封盖上设置有接通外界与上部空腔的通气孔。如此,上部空腔可通过通气孔平衡上部空腔内的气压。
为减轻活动杆的重力,便于其做相对气缸筒的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为中空结构。
与现有群微孔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二管道可向下部空腔供气或者吸气以控制环形活塞相对封盖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活动杆做相对气缸筒的上下移动,进而通过控制组件实现通口的封闭与开启。当通口关闭时,通过第一管道进入的高压气体聚集于气缸筒内;当通口开启时,聚集于气缸筒内的高压气体瞬间从通口处释放,且进入喷嘴对被加工工件进行群微孔处理。通过弹性件的设置可实现活动杆完成微孔处理后的自动复位。本实用新型利用高压气体取代冲模对工件进行无污染的群微孔处理,可一次加工大数量的微孔,具有加工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成本低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孔加工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气缸筒,11通口,12、第一管道,13、第二管道,14、筒体,15、顶盖,16、底板,2、封盖,21、弹性件,22、上部空腔,23、下部空腔,24、通气孔,3、活动杆,31、环形活塞,32、控制组件,33、连接板,34、密封头,35、通孔,36、环形垫片,4、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宏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宏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70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多工位组合式门框冲压设备
- 下一篇:板材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