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炉炉体四点悬挂联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8479.X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4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廖坤明;张文;盛晟;宋晓燕;李智;张钟蓓;王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四点 悬挂 联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炉炼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炉炉体四点悬挂联接装置。
背景技术
转炉炉体与托圈的联接装置是转炉本体设备的关键装置之一,该联接装置安装在转炉炉体与托圈之间,把炉体支撑联接在托圈上,以承受转炉冶炼时和转炉转动过程中的各种静态、动态、冲击和热膨胀载荷,因此,该联接装置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对整个转炉冶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转炉上部三点球铰式和下部三点悬挂式是国内应用最广泛的联接装置。由于转炉炉体通过联接装置连接在托圈上并绕托圈耳轴做旋转运动,无论是上部三点球铰式还是下部三点悬挂式,都难以做到三个联接点受力均匀分布。工程实践表明三点联接装置在后期使用中总有一个点受力要大于其它两个点,长期服役之后,联接装置受力较大的一点处容易发生过大变形、异响甚至错位、焊接部位撕裂等现象,给后期的使用与维护带来很大的麻烦。
目前,也有转炉应用四点悬挂式联接装置,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冲击、水平联接装置异响,转炉服役后期联接装置承载能力不够局部出现撕裂等问题。目前随着转炉向大级别吨位的发展趋势,对转炉与托圈联接装置的承载能力、受力均衡性、平稳性等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转炉炉体四点悬挂联接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转炉炉体四点悬挂联接装置,其各受力点受力均匀,可有效地解决传统挡座使用过程中间隙、冲击等问题,并有效提高联接装置的承载能力,保证转炉转动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炉炉体四点悬挂联接装置,用于连接炉体和托圈,包括连接炉体和托圈的四组垂直连杆机构,所述托圈包括托圈环体和固定于托圈环体上的两个耳轴。每组所述垂直连杆机构包括H型连杆、固定于托圈环体上的第一垂直连接座和固定于炉体下部炉壳上的第二垂直连接座,所述H型连杆分别通过铰接轴与第一垂直连接座和第二垂直连接座铰接;所述第一垂直连接座和第二垂直连接座均通过关节轴承与铰接轴转动配合。
以耳轴轴线和托圈环体轴线所在平面为基准面,所述托圈环体顶端与所述基准面相交的两点处分别设有一组预应力水平挡座装置;每组预应力水平挡座装置包括焊接于炉体上的第一水平连接座和焊接于托圈环体上的两个第二水平连接座,两个第二水平连接座沿耳轴轴线对称设置在第一水平连接座的两侧且通过销轴与第一水平连接座连接,所述销轴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一紧固套;每个第二水平连接座与相邻的紧固套之间的销轴上套设有一球面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平连接座与相邻的第二水平连接座之间均设有减磨垫块。
进一步地,所述球面副与相邻的第二水平连接座之间设有挡块。
进一步地,每组垂直连杆机构分布于与所述基准面分别成25°和55°夹角的两平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托圈环体底端与所述基准面相交的两点处分别设有一组垂直托架装置,每组垂直托架装置包括焊接于炉体炉壳上的炉体下挡座和焊接于托圈环体上的托圈下挡座,所述炉体下挡座和托圈下挡座之间设有支撑垫板且分别与支撑垫板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四点悬挂联接方式与水平预应力挡座装置的组合,可有效地解决传统挡座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间隙、冲击等问题,保证转炉转动的平稳性;两组水平预应力挡座装置通过增加球面副装置和施加预应力的方式,可以有效补偿转炉冶炼时转炉炉壳与托圈由于力与热变形产生的位移,更好的支撑转炉的运行。垂直连杆机构中采用H型连杆,与现有的连杆机构中连杆为单一板相比,H型连杆型式从结构上提供了更多的受力承载点,焊接区域也进一步增大,可以极大地提高垂直连杆机构的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有益效果是:设置减磨挡块可以有效减少连接座间的摩擦与撞击,从而有效减少转炉转动过程中的异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挡块,可以限制转炉转动过程发生过大的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有益效果是:设置两组垂直托架装置,起炉体周向限位作用,防止转炉转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冲击载荷而出现过大的扭转,进一步保证转炉转动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84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线感应式连续退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炼铁厂高炉用除尘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