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炒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8735.5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9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梅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为民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项磊 |
地址: | 2457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炒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小型的炒茶机。
背景技术
茶叶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农产品,受很多人喜欢。茶树长出新叶后,即进入采摘季节,采摘下的青叶需进行炒制工序,普通的茶户人家通常采用手工炒制,这种炒制方法效率低,费时费力。茶叶杀青的过程中茶叶需翻得快撒得开,才能保证茶叶杀青均匀透彻。而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由于茶叶具有水分,炒制时容易黏连在一起,很难保证均匀炒制。现有技术中有许多的炒茶机,存在着使用不便,炒制的速度不易控制,翻炒的方式单一,炒出的茶叶质量不佳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使用简单方便,可保证均匀翻炒的炒茶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炒茶机,包括机架及设于其上的锅体,所述锅体为底面呈圆弧形的长槽形结构,所述锅体内设有沿锅底圆周运动的炒板及炒耙,所述炒耙与锅底接触的前端设有多个间隔布置以打散茶叶的炒爪。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所述锅体分为下锅体及上锅体,所述上锅体及下锅体的一边可转动的铰接,所述炒板及炒耙连接于设于上锅体内的转轴上,所述转轴通过电机带动。
所述下锅体及上锅体与铰接边相对的前端设有控制上下锅体开合的锁紧机构。
所述锁紧机构下端的挂钩钩挂于所述机架上,上端通过卡环与设于上锅体上的卡钩配合连接实现锁紧,所述卡环与挂钩之间设有压紧弹簧。
所述炒板及炒耙为塑料板,通过螺钉将夹板连接于所述炒板及炒耙的一边,并通过连杆连接至所述转轴上;在所述炒板及炒耙各炒爪与锅底接触的端面设有倾斜的坡面。
所述下锅体下方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盒体及设于所述盒体内的电热杆,所述盒体可沿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导轨抽拉运动。
所述上锅体的侧边设有控制所述电机转速及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的电控柜。
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穿出所述上锅体端部设有配重块。
所述上锅体前端设有出料门,所述下锅体上与出料门对应的下方设有倾斜布置以辅助出料的导向板。
本实用新型炒茶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炒板及炒耙配合炒制茶叶,炒板起到翻炒茶叶的作用,炒耙主要用于打散茶叶,避免茶叶在炒制的过程中黏成团,以保证茶叶均匀受热炒制;锅体分为可转动打开的上下锅体,以有利于锅体的清理清洗,亦可快速的倒出炒好的茶叶,正常炒制过程中配合锁紧机构锁紧定位即可,使用方便快捷;炒板及炒耙本体采用塑料制成板,并通过夹板固定连接,连接结构稳定,在炒板及各炒爪与锅底接触的端面为坡面,以增大接触面积,更好的适应弧形锅底,方便翻动茶叶,避免对茶叶硬损坏;电控柜控制调节翻炒速度及加热温度,可根据实际茶叶炒制不同的程度选调不同的速度及温度,已得到最好的炒制效果。该炒茶机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小型家用炒制茶叶,使用方便,效率高,可实现对茶叶的均匀炒制,炒出的茶叶品质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炒茶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炒茶机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炒茶机锅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炒耙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锁紧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出料门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机架,2、下锅体,3、上锅体、4、锁紧机构,401、卡环,402、挂钩,403、压紧弹簧,404、卡钩,5、加热装置,501、电热杆,6、转轴,7、炒耙,701、炒爪,702、坡面,703、连杆,704、夹板,705、螺钉,8、炒板,9、配重块,10、出料门,101、把手,11、导向板,12、电控柜,13、电机,14、出料门固定装置,141、连接块,142、弹簧,14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为民,未经梅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87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