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9592.X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8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蔡兵;代礼兵;朱建雄;廖剑波;邹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F1/00 | 分类号: | B25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拆卸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扳手。
背景技术
阀门是油气生产场所必不可少的设备部件之一,为保证阀门密封效果,在关闭操作后,通常要拆卸阀门上的压帽,并向阀门的添料腔内补充密封脂、然后旋紧压帽以挤住添料腔内的密封脂,使阀板与阀座达到整体密封。目前一些阀门因注脂器的压帽设计不合理,靠阀门本体太近,因而没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另外,压帽的规格不统一,无法用常规活络扳手对压帽进行操作。只能用平口螺丝刀进行拆卸操作,操作时容易出现打滑,无法实现常规的注脂器压盖拆装操作。必须得借用专用工具拆卸才能进行阀门保养工作,费时费力且不利于安全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扳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压帽离阀门本体太近而不便于拆卸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扳手包括:第一配合头,第一配合头包括定位套筒和设置在定位套筒内的螺丝刀头;延长杆,延长杆的第一端与第一配合头连接。
进一步地,扳手还包括第二配合头,第二配合头与延长杆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配合头包括驱动套筒,驱动套筒具有呈正六棱柱形的腔体。
进一步地,第一配合头具有连接端,连接端与延长杆的端部插装配合。
进一步地,扳手还包括加力杆,加力杆与延长杆连接并垂直于延长杆。
进一步地,加力杆的第一端与延长杆连接。
进一步地,扳手还包括第三配合头,加力杆的第二端连接与第三配合头连接。
进一步地,加力杆包括分别位于延长杆的两侧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进一步地,第一段与第二段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加力杆与延长杆的中部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扳手包括:第一配合头,第一配合头包括定位套筒和设置在定位套筒内的螺丝刀头;延长杆,延长杆的第一端与第一配合头连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一配合头连接在延长杆的端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压帽离阀门本体太近而不便于拆卸的问题。进一步地,在螺丝刀头外设置有定位套筒,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螺丝刀头滑出配合槽的问题,便于对待操作件的拧紧和拆卸,有利于避免损坏与螺丝刀头配合的配合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扳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扳手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第一配合头;11、定位套筒;12、螺丝刀头;2、延长杆;3、加力杆;4、第二配合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扳手包括:第一配合头1,第一配合头1包括定位套筒11和设置在定位套筒11内的螺丝刀头12;延长杆2,延长杆2的第一端与第一配合头1连接。
优选地,扳手还包括加力杆3,加力杆3与延长杆2连接并垂直于延长杆2。
本实施例中,螺丝刀头12的外面设置有定位套筒11。因此,该实施例的扳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总存在的在螺丝刀头滑出配合槽的问题,便于对待操作件的拧紧和拆卸,有利于避免损坏与螺丝刀头12配合的配合槽。
在拆卸压帽时,将与待拆卸的压帽相适配的第一配合头1连接,通过加力杆3旋转延长杆2,从而完成对压帽的拆卸工作,本实施例的扳手具有延长杆2,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因压帽离阀门本体太近而不便于拆卸的问题。进一步,由于设置了加力杆,能够完成对因生锈而不易拆卸的压帽的操作,增加了扳手的实用性。
优选地,扳手还包括第二配合头4,第二配合头4与延长杆2的第二端连接。
优选地,延长杆2的第一端设置的第一配合头1包括定位套筒11和设置在定位套筒11内的螺丝刀头12。连接在延长杆2的第二端的第二配合头4包括驱动套筒,驱动套筒具有呈正六棱柱形的腔体。
优选地,加力杆3的第一端与延长杆2连接。加力杆3的第一端与延长杆2的外表面连接,并沿垂直于延长杆2的方向远离延长杆2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95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设备检修台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袖珍生存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