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天然气增效节能的气剂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0042.X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4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郭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通鸿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B01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1105 北京市通州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天然气 增效 节能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剂混合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天然气增效节能的气剂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世界石油能源过渡开发,导致大气污染问题及碳排放量问题日益加重,碳排放对环境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特别是继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之后,在2014年9月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再一次提出了未来20年平均GDP减排40%至45%的庄重承诺。所以,建设高效、节能、低排放的新型能源消耗模式是我国目前发展面对的重要战略目标。
严重依赖煤炭的消费结构,使中国面临与日俱增的环境压力,客观上促使中国大力发展天然气,依靠政策、资金引导。国家在2012年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目前天然气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23.8%)。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深入发展,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对天然气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加。我国急需加快发展天然气,提高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可显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细颗粒物(PM2.5)等污染物排放,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这既是我国实现优化调整能源结构的现实选择,也是强化节能减排的迫切需要。
然而,虽然近年来中国已经正在向天然气代替燃煤能源工业模式转移,但是天然气的过度开发以及设备的技术欠缺,导致了能源浪费,以及天然气价格近年来逐步走高,大大加大了生产企业的运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天然气增效节能的气剂混合装置,该装置能够使一般天然气提纯,并与化学增效剂完美混合,达到提高能效,充分燃烧,节约天然气能源,节省成本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用于天然气增效节能的气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应过滤釜、混合器、增效剂容器、第二反应过滤釜和智能配比加剂泵,所述第一反应过滤釜的出口与混合器的进口连通,所述混合器的出口与第二反应过滤釜的进口连通,所述增效剂容器通过智能配比加剂泵与混合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反应过滤釜中设置有稀土纳米分子筛。
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应过滤釜中由上至下设置有若干稀土纳米分子筛。
优选地,所述第二反应过滤釜中至少设置有一个稀土纳米分子筛,在所述第二反应过滤釜的出口处还设置有用于调节输出天然气压力的压力调节装置。
优选地,所述混合器内部填充混合单元,所述混合单元为不锈钢波纹填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既能够提高燃气效率,又能够帮助企业节约成本的产品,针对天然气成分的物理化学特点,从燃气的燃烧学、燃烧产物的传热学等基本规律入手,通过对流动、火焰传播、燃氧混合等特性的研究确定其合理的匹配关系。通过对燃气燃烧活化性、催化机理与催化剂、助燃机理与助燃剂等的研究确定添加剂包的基本组成与配比。最终将天然气增效剂与天然气进行一定比例的混合,完成了天然气的催化燃烧,成功为天然气用户企业节省天然气燃料高达15%左右。根据不同的供应形式(主要有管道天然气(PNG)、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三种)建立气源系统、调压系统、混合改性等为使用方提供稳定可靠的高能工业燃气,可以使不同种类的天然气在生产中发挥最大能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通鸿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通鸿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00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