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井防掉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0206.9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1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怀光;宋中华;单全生;沈建新;陈洪;袁建波;史继文;程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2 | 分类号: | E21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陶敏;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采油井下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井防掉接头。
背景技术
我国的油田多数分布在地质条件和地质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而这些地区的油井普遍较深,因此采油难度很大,因此,目前的采油设备主要包括潜油电泵机组和深井抽油泵。另外,现有技术中,由于潜油电泵机组和深井抽油泵是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进行开采工作,因此容易受到油、气、水、砂、蜡、垢等腐蚀介质的侵蚀。同时,由于潜油电泵机组和深井抽油泵自身在运行的过程的震动、磨损、因此还会导致该潜油电泵机组和深井抽油泵上的采油管柱在薄弱处断裂或脱落。
而采油管柱一旦发生断裂或脱落,采油管柱沿采油套管内下落,从而造成采油设备的二次损坏和油井污染。同时,随着目前油井的深度越来越大、采油套管的尺寸越来越小,从而对采油设备损坏程度越大,打捞难度和打捞成本也就越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井防掉接头,以防止由于管柱断裂或脱落造成对采油设备的损坏和油井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井防掉接头,安装在采油设备中的采油套管内;其中,
所述采油套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
所述油井防掉接头,包括:
第一接头本体,与所述采油设备的管柱的末端相连接;
防掉凸台,所述防掉凸台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本体连接;所述防掉凸台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设置在所述防掉凸台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接头本体,与所述防掉凸台的另一端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延伸方向与所述防掉凸台的轴向成45度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本体为3.5英寸平式扣螺纹,所述第二接头本体为2.875英寸外加厚扣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本体为2.875英寸外加厚扣螺纹,所述第二接头本体为3.5英寸平式扣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段为7英寸套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段为5.5英寸套管。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通过将油井防掉接头,安装在采油设备中的采油套管内。并且油井防掉接头包含的防掉凸台的外径大于采油套管中第二管段的内径。因此,当采油设备中的管柱由于腐蚀或者震动磨损断裂或脱落时,防掉凸台的外径大于第二管段的内径,使管柱由于腐蚀或者震动磨损在薄弱处断裂或脱落时,油井防掉接头在采油套管中不再继续下落,不会造成采油设备的损坏和油井污染。操作人员发现管柱断裂或脱落后可以进行打捞作业,此时由于管柱并未下落到油井底部,打捞作业的难度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油井防掉接头的结构图;
图2为变径接头与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油井防掉接头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油井防掉接头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油井防掉接头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21:防掉凸台;
12、22:第一接头本体;
13、23:导流槽;
14、24:第二接头本体;
2:第一管段;
3:第二管段;
4:管柱;
5:变径接头;
d1:防掉凸台的外径;
d2:第一管段的内径;
d3:第二管段的内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02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