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4354.8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4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细平;王敏;徐晨;周佩云;姜志峰;陈栋;章超;曾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21/22 | 分类号: | H02K21/22;H02K1/27;H02K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4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磁式 机械 变磁通 永磁 同步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属于电机制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和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能否提供稳定的电能质量或较宽的电机调速范围逐渐成为决定能源转换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而灵活调节的电机磁场是保证能源高效转换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磁通切换电机随着转子位置的变化,其磁通会自动切换路径,使穿过线圈的磁通极性与大小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交变的感应电动势,此类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工作可靠、冷却方便、高功率密度以及较高效率等优点,在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电梯驱动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此类电机的磁场基本恒定,在电机高速运行时,很难对磁场进行弱磁控制,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机械调磁电机是实现电机磁场灵活调节的一类新型永磁电机,其特征为利用机械传动部件有规律的运动,以调节电机磁场强弱,改变绕组合成感应电动势大小,从而实现机、电、磁三者耦合的新型磁场调节方式。近年来,经过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不断努力,相继提出了气隙调整式、转子调整式、离心式、漏磁式等多种拓扑结构的机械调磁永磁同步电机。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机械调磁永磁同步电机多数存在永磁体用量大,转子铁心利用率低及机械调整装置控制难度大等缺点。
设置漏磁磁路是变磁通永磁电机实现磁场调节的一种常见方式。然而,在现有的漏磁式机械调磁永磁电机中,均采用传统永磁同步电机,调磁装置均安装于转子铁心上,转子铁心利用率和机械强度较低。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创新性地融合磁通切换电机与机械调磁电机的优势,使其在保证电机效率较高的前提下,利用机械调磁的原理实现宽范围恒压发电或恒功率调速驱动,提出一种基于磁通切换原理的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于利用机械传动方式调磁的永磁同步电机拓扑结构。确定该电机拓扑结构最佳调磁方式,并分析机械调磁方式下的增磁和弱磁机理,提供一种融合电机本体并能有效调节电机内磁通的机械传动部件。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漏磁式机械变磁通永磁同步电机由电机本体和机械调磁装置所构成。电机定子由凸极定子铁心和电枢绕组组成,定子铁心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定子齿周向均匀分布;转子由若干个U型单元铁心拼装组成,永磁体镶嵌于相邻转子单元铁心中间,交替切向充磁,永磁体选用钕铁硼永磁材料;转子外侧安装机械调磁装置,其主要包括调磁块、转盘、轮毂、凸轮、凸轮轴、踏杆和弹簧等构成;轮毂同轴安装于电机转轴上,可随电机转子同步旋转;踏杆与转盘、调磁块与转盘以及凸轮轴与轮毂之间均为刚性连接;凸轮可绕凸轮轴任意旋转;弹簧一端固定于轮毂上,另一端与凸轮连接;转盘与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可相对于转轴任意转动;调磁块采用导磁材料,而转盘、轮毂和凸轮等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电机轴采用非导磁钢;电机无励磁绕组,可在完全无励磁功率损耗的基础上实现电机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
电机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当电机运行在基速以下时,机械调磁装置的凸轮达到受力平衡情况下,尚未推动踏杆发生相对位移,即调磁块位于原始位置。电机由单元转子铁心中散嵌着的永磁体提供磁动势,根据电机磁路磁阻最小的原则,电机工作于磁通切换状态,绝大部分磁通由永磁体N极出发,经U型单元转子铁心、气隙、定子齿、定子铁心、相邻的定子齿、气隙、相邻的U型单元转子铁心,再回到永磁体S极。定子齿与其中一个单元转子齿对齐时,通过电枢线圈的磁通最大;随着转子位置的变化,定子齿与永磁体或者转子槽对齐时,通过电枢线圈的磁通为零。由此可见,当转子旋转一个极距时,电机经历了一个电周期,通过电枢绕组的磁链会随着转子位置的变化呈周期性变化,如图5所示。
当电机运行于基速以上时,电机转速较大,凸轮离心力也相对较大,为达到新的平衡点,机械调磁装置的凸轮则会推动踏杆沿预设轨道偏移,此时调磁装置转盘相对于转轴发生转动,即调磁块相对于转子转动一定角度,为电机提供了漏磁回路。电机的气隙磁场仍由永磁体产生,但是一部分磁通通过调磁块形成漏磁路,另一部分磁通依旧通过上述磁路成为主磁通。因此,电枢绕组匝链的有效磁链减少,绕组感应电动势也相应降低,此时机械调磁装置对电机起弱磁作用,如图6所示。由于调磁块的弧形瓦片结构,其与转子间的气隙长度不均匀,电机漏磁路磁阻可调。随着电机转速的上升,调磁块转动的角度不断变大,漏磁磁阻则不断减小,永磁体提供的有效磁通将随着转速的上升而减小,从而实现电机恒压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43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电机
- 下一篇:八字形二槽稀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