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液压平衡稳定传动轴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4774.6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9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威纶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2/06 | 分类号: | F16C32/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郭春远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液压 平衡 稳定 传动 轴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装置,尤其是具有液压平衡稳定传动轴套。
背景技术
液压轴承(Hydraulic Bearing)技术是在含油轴承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液压轴承拥有比含油轴承更大的储油空间,并有独特的环回式供油回路。这种改进,寿命比普通油封轴承大大延长,并且继承了含油轴承的优点——运行噪音小。液压轴承已经在AVC散热器中得到了应用,但并非所有的AVC散热器都采用液压轴承风扇。液压轴承应在狭小的结构空间中确保液压油可靠地流出。对此,应借助于浮动密封件在润滑流体的两次流动之间产生压差,所述压差能够实现润滑油以提高的速度流出到流出管中。为了实现润滑流体连续地流出,包括使润滑流体切向地流入到流出管中,所述构造要求相对复杂的油槽结构,这对于加工制造,以及安装应用和维护均有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液压平衡稳定传动轴套,有效避免损伤结构工作面,提升设备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插口端、锥形腔、套体、限制腔、柱腔、增压接口、增压接座、低压注油孔和高压注油孔;套体外形呈圆柱体形状,套体两端分别固定插口端和增压接座,套体内部自插口端到增压接座轴向依次由锥形腔、限制腔和柱腔构成贯通中孔,锥形腔由外向里内径逐渐减小,柱腔内径大于限制腔,而柱腔内径小于锥形腔的平均内经,增压接座中部有增压接口,增压接口内径大于柱腔但不大于增压接座外径的1/2,同时,套体外壁向锥形腔和柱腔分别开通低压注油孔和高压注油孔,低压注油孔内径小于高压注油孔。
尤其是,环绕在插口端外壁有密封环槽。
尤其是,插口端和增压接座外径均小于套体外径。
尤其是,套体外壁上有安装螺孔。
尤其是,增压接口周围有轴线平行于套体中轴的轴向压紧螺孔。
尤其是,增压接座与插口端外径相同。
尤其是,锥形腔内端的内径为限制腔内径的2倍,锥形腔外端的内径为柱腔内径的3倍,限制腔内径为套体外径的1/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轴套内部工作液体连通结构有效合理,工作压力平衡稳定,不会损伤液压轴承表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的支持工作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噪音有明显的降低,使用寿命也非常长,可达到40000小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密封环槽1、插口端2、锥形腔3、套体4、限制腔5、柱腔6、增压接口7、轴向压紧螺孔8、增压接座9、低压注油孔10、高压注油孔1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原理在于,通过内部工作液体通道的结构合理化设计,实现传动液压平衡稳定,支持长期高效工作。
本实用新型包括:插口端2、锥形腔3、套体4、限制腔5、柱腔6、增压接口7、增压接座9、低压注油孔10和高压注油孔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套体4外形呈圆柱体形状,套体4两端分别固定插口端2和增压接座9,套体4内部自插口端2到增压接座9轴向依次由锥形腔3、限制腔5和柱腔6构成贯通中孔,锥形腔3由外向里内径逐渐减小,柱腔6内径大于限制腔5,而柱腔6内径小于锥形腔3的平均内经,增压接座9中部有增压接口7,增压接口7内径大于柱腔6但不大于增压接座9外径的1/2,同时,套体4外壁向锥形腔3和柱腔6分别开通低压注油孔10和高压注油孔11,低压注油孔10内径小于高压注油孔11。
前述中,环绕在插口端2外壁有密封环槽1。
前述中,插口端2和增压接座9外径均小于套体4外径。
前述中,套体4外壁上有安装螺孔。便于套体4安装固定。
前述中,增压接口7周围有轴线平行于套体4中轴的轴向压紧螺孔8。
前述中,增压接座9与插口端2外径相同。
前述中,锥形腔3内端的内径为限制腔5内径的2倍,锥形腔3外端的内径为柱腔6内径的3倍,限制腔5内径为套体4外径的1/4。
本实用新型中,将压力较低的液压管路与插口端2连接好后,再将外径较小的负载一端管路插接在增压接口7,同时以螺钉和压盘将该管路端紧固增压接座9外侧。同时,分别连通低压注油孔10和高压注油孔11,在工作时根据工况,以及液压传动系统对工作压力的要求,随时通过低压注油孔10和高压注油孔11,调整限制腔5二边的锥形腔3和柱腔6内的工作压力,以实现液压平衡稳定变化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威纶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威纶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47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敏性橡胶混炼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加扭平边圆横截面金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