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溜煤眼封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5090.8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6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军;陈跟马;刘宁川;万高峰;王福军;宋红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彬长大佛寺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杨世兴 |
地址: | 713500 陕西省咸阳***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溜煤眼 封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堵装置,具体涉及溜煤眼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溜煤眼封堵工艺一直采用上、下部架设工字钢,中间填充混凝土及黄土,但封闭完成后溜煤眼下口距工字钢仍有间隙,喷浆充填较为困难,并且在喷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回弹料,造成材料浪费;可能存在漏风或有害气体积聚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溜煤眼封堵装置,该封堵装置减少了溜煤眼出口端的喷浆填充工作量,实现了对整个溜煤眼内部空间的自上而下填充,避免了已封闭的溜煤眼漏风或下部有害气体积聚在溜煤眼的出口端,避免了其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溜煤眼封堵装置,包括溜煤眼和水平设置在溜煤眼进口端的第一筛箅和水平设置在溜煤眼出口端的第二筛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筛箅通过多条绞线连接有位于第二筛箅下方的锚网,所述锚网位于溜煤眼的出口处,所述锚网与所述溜煤眼的出口处紧贴在一起,所述锚网的上端设有用于向溜煤眼内填充混凝土时防止混凝土掉落的风筒布。
上述的溜煤眼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箅由多个工字钢焊接而成。
上述的溜煤眼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筛箅由多个工字钢焊 接而成。
上述的溜煤眼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线为钢绞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成本低廉,可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溜煤眼下部喷浆填充工作量,实现了对整个溜煤眼内部空间的填充,同时避免了已封闭的溜煤眼漏风或下部有害气体积聚在溜煤眼的出口端,避免了其带来的安全隐患。
3、本实用新型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封闭溜煤眼的封闭效果优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减少了溜煤眼出口端的喷浆填充工作量,实现了对整个溜煤眼内部空间的自上而下填充,避免了已封闭的溜煤眼漏风或下部有害气体积聚在溜煤眼的出口端,避免了其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溜煤眼; 2—第一筛箅; 3—第二筛箅;
4—锚网; 5—绞线; 6—风筒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溜煤眼1和水平设置在溜煤眼1进口端的第一筛箅2和水平设置在溜煤眼1出口端的第二筛箅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筛箅3通过多条绞线5连接有位于第二筛箅3下方的锚网4,所述锚 网4位于溜煤眼1的出口处,所述锚网4与所述溜煤眼1的出口处紧贴在一起,所述锚网4的上端设有用于向溜煤眼1内填充混凝土时防止混凝土掉落的风筒布6。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筛箅2由多个工字钢焊接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筛箅3由多个工字钢焊接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绞线5为钢绞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第一步,在溜煤眼1的出口端水平设置第二筛箅3,通过钢绞线5第二筛箅3上吊挂有位于第二筛箅3的下方的锚网4,锚网4紧贴在溜煤眼1的出口处,在锚网4上铺设一层风筒布6;第二步在风筒布6和第二筛箅3之间的空间里填充混凝土;第三步,在第二筛箅3的上方500mm范围内也填充混凝土,再用黄土填充溜煤眼1直到填满到溜煤眼1的进口端;第四步,在溜煤眼1的进口端安装水平设置的第一筛箅2,然后在第一筛箅2的上方填充混凝土;第五步,待混凝土凝固后去掉锚网4和风筒布6,完成了溜煤眼的封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彬长大佛寺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彬长大佛寺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50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