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承压耐温功能的烧结生石灰配料输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5511.7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7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施丽琼;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34 | 分类号: | B65G53/34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 |
地址: | 6503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耐温 功能 烧结 生石灰 配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烧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实施成本低廉的具有承压耐温功能的烧结生石灰配料输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生石灰在烧结混合料中能提高料温、增加烧结料的强度、脱硫、平衡烧结矿碱度,烧结厂配料室生石灰的输入方式是通过罐车对接橡胶管进行气力输送灰,橡胶管的不耐磨损,耐压度相对较低,使用周期且短容易在输送过程中发生爆裂,发生安全事故,造成操作安全和环境的污染。而且橡胶输灰管,在与生石灰罐车对接输灰过程中,由于它是输灰管头直接与罐车对接,用一个抱箍卡紧,就容易在气力输灰中发生泄漏喷灰、脱管造成事故,且由于使用周期短,更换需要时间又长,工人检修强度增高,不能适应高效生产及设备运行稳定的需要,严重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为此,研制开发一种使用密封性好、操作便利、使用周期长、安全稳定的具有承压耐温功能的烧结生石灰配料输灰装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安装便利、工作稳定可靠的具有承压耐温功能的烧结生石灰配料输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生石灰罐车与配料装置之间的输灰管,所述的生石灰罐车设置有加压装置,所述的输灰管为金属软管结构,其与生石灰罐车连接处加装快速接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生石灰罐车与配料装置之间安装金属铠装结构输灰管,并配装快速接头,实现生石灰的配送,在一般气力输灰中,除压力、温度之外,还常常存在着一些如疲劳、腐蚀、振动、压迫、冲击等苛刻的条件,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之下,金属结构软管用来补偿管道的位置移动是最合适的了,其具有较强的耐腐蚀能力,软管管体为薄壁不锈钢管体液压成形,具有较强的柔韧性、伸缩性、弯曲和抗振能力强、编织网套的加强保护、使之具有更高的承压能力,柔软性、重复弯曲性、挠性好,从而使用周期大大提升;软管两端使用卡套式结构或快插式结构的快速接头,安装快速,简单灵巧,节省空间还可实现管体的任意转向,密封性能好,且拆卸更加省力,方便了连接与使用。在输灰管两侧设置防护档板,能有效防止被重物的碾压造成输灰管损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检修方便,工作稳定可靠,使用周期长,而且能有效降低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生石灰罐车,2-配料装置,3-输灰管,4-快速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生石灰罐车1与配料装置2之间的输灰管3,所述的生石灰罐车1设置有加压装置,所述的输灰管3为刚性结构的软管,其内壁设置耐磨涂层,其与生石灰罐车1连接处加装快速接头4。
所述的输灰管3为金属铠装结构软管。
所述的输灰管3为水平结构安装或垂直结构安装。
所述的输灰管3之安装长度与生石灰罐车1与配料装置2之间的距离相适配。
所述的输灰管3两侧设置防护档板。
所述的快速接头4为卡套式结构或快插式结构。
所述的快速接头4为不锈钢结构。
所述的生石灰罐车1与输灰管3连接前端设置灰量控制阀。
所述的灰量控制阀为气动、液压或电磁控制阀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使用快速接头与金属铠装结构输灰管连接生石灰罐车与配料装置之间,进行生石灰的配送。提高了输灰管的承压耐温功能,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工作时,结合生石灰罐车与配料装置之间的距离,装相适配的输灰管,使用水平或垂直的安装方式进行安装,保证了输灰管的输送通畅,防止出现扭曲造成输灰管的损坏,两端使用卡套式结构或快插式结构的快速接头进行安装,方便快捷,密封性好,在输灰管两侧设置防护档板,能有效防止被重物的碾压造成输灰管损坏。由于各设备之间紧凑的连接结构,有利于生石灰输送的畅通,阻隔粉尘,保证了作业环境的清洁,检修更换方便,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55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将物料码放整齐的取料料斗
- 下一篇:玻壳移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