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极管自动干燥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6210.6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7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蔡彤;张练佳;贲海蛟;梅余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如皋市易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67 | 分类号: | H01L21/67;H01L21/67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极管 自动 干燥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二极管自动干燥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的二端器件,有电子二极管和晶体二极管之分,电子二极管因为灯丝的热损耗,效率比晶体二极管低,所以现已很少见到,比较常见和常用的多是晶体二极管。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几乎在所有的电子电路中,都要用到半导体二极管,它在许多的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诞生最早的半导体器件之一,其应用也非常广泛。
二极管种类有很多,按照所用的半导体材料,可分为锗二极管(Ge管)和硅二极管(Si管)。根据其不同用途,可分为检波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隔离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硅功率开关二极管、旋转二极管等。按照管芯结构,又可分为点接触型二极管、面接触型二极管及平面型二极管。点接触型二极管是用一根很细的金属丝压在光洁的半导体晶片表面,通以脉冲电流,使触丝一端与晶片牢固地烧结在一起,形成一个“PN结”。由于是点接触,只允许通过较小的电流(不超过几十毫安),适用于高频小电流电路,如收音机的检波等。面接触型二极管的“PN结”面积较大,允许通过较大的电流(几安到几十安),主要用于把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的“整流”电路中。平面型二极管是一种特制的硅二极管,它不仅能通过较大的电流,而且性能稳定可靠,多用于开关、脉冲及高频电路中
晶体二极管为一个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形成的pn结,在其界面处两侧形成空间电荷层,并建有自建电场。当不存在外加电压时,由于pn结两边载流子浓度差引起的扩散电流和自建电场引起的漂移电流相等而处于电平衡状态。当外界有正向电压偏置时,外界电场和自建电场的互相抑消作用使载流子的扩散电流增加引起了正向电流。当外界有反向电压偏置时,外界电场和自建电场进一步加强,形成在一定反向电压范围内与反向偏置电压值无关的反向饱和电流I0。当外加的反向电压高到一定程度时,pn结空间电荷层中的电场强度达到临界值产生载流子的倍增过程,产生大量电子空穴对,产生了数值很大的反向击穿电流,称为二极管的击穿现象。
在二极管的生产工艺中,先将装满产品的不锈钢盘进入烘箱进行预烘,预烘完成后的不锈钢盘在烘箱输送带的作用下一盘一盘的推出,由人工装上中转车,集满一中转车后再送至上胶间进行上胶工序。该工艺的缺点在于:经过预烘的产品均先放置在中转车内,需要等集满一车才能由工人送至上胶间进行上胶工序,产品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较长,易受到杂质离子的污染,且人工周转,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且中转车内各盘产品的冷却时间不同,造成上胶温度不同,对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稳定的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人工转运的二极管自动干燥输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二极管自动干燥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支架,所述输送支架两端固定设有一输送导轨,其创新点在于:所述输送导轨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等距离排列的固定轴,所述每个固定轴两端均套接有导向装置。所述输送导轨的正上方设有与其平行的冷却支架,所述冷却支架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冷却风扇。所述输送导轨的末端设有一与所述输送导轨的末端活动铰接的移动导轨。所述移动导轨的出口位置设有烘箱,所述烘箱内每一层均安装有光敏传感器。所述移动导轨的出口位置底部还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驱动缸和与所述液压驱动缸连接的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光敏传感器通过信号控制线A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液压驱动缸通过信号控制线B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装置为滚轮或轴承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风扇的出风口正对着所述输送导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节约了人力的消耗,便于生产线大规模推广使用。
2. 本实用新型采用输送导轨的输送方式,减少了二极管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避免了环境因素对二级管参数的影响。
3. 本实用新型采用光敏传感器来感应烘箱内是否有托盘,将所感应到的结果反馈给控制器,再由控制器传达指令给液压驱动缸,保证了移动导轨的出口端能移动到烘箱内有托盘的那一层,减少了工作中的人为失误,提高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4. 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化控制结构,使用控制器来控制移动导轨的升降,节约了人力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如皋市易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如皋市易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62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半导体切割的干燥装置
- 下一篇:激光剥离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