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层建筑塑钢窗的开窗位置锁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6259.1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3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胡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7/04 | 分类号: | E05C17/04;E05B6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4306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建筑 塑钢窗 开窗 位置 锁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户锁定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塑钢窗的开窗位置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打开门窗后,房间内的空气流动性比较大。目前高层建筑普遍使用塑钢窗,塑钢窗都是朝向房间内开启,如果风很大快速的把打开的窗扇关上,很容易将窗玻璃震碎,震碎的玻璃会伤到人。现有塑钢窗打开后由于没有使之定位的装置,有些人就使用竹竿、纸板或者椅背等物品把窗扇支上,但效果往往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产品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安全可靠的高层建筑塑钢窗的开窗位置锁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高层建筑塑钢窗的开窗位置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支杆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支杆装置包括直杆夹、直杆、背板、套夹和底座,所述直杆夹固定连接在背板的侧面上部,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背板的侧面下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套夹,所述直杆的下端安装在套夹内,所述直杆的上端连接有捏手,所述直杆上设有卡槽;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板、活动板和转轴,所述固定板和活动板均为“L”形结构,固定板的安装平面板和活动板的转动平面板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侧面板上设有通孔,所述活动板的侧面板的上端设有插槽;所述支杆装置和窗扇通过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装置和窗套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外边缘为圆弧形。。所述直杆的下端与套夹之间为活动铰接。所述直杆和捏手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捏手为球形且表面设置有防滑层。所述卡槽的数量为1-10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2)实用性强,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C向视图;
图6为图4的D向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示意图。
图中:捏手1、直杆夹2、卡槽3、直杆4、背板5、套夹6、底座7、窗套8、窗扇9、固定板10、活动板11、转轴12、插槽13、通孔14、安装平面板15、转动平面板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在图中,本实用新型的高层建筑塑钢窗的开窗位置锁定装置主要由捏手1、直杆夹2、卡槽3、直杆4、背板5、套夹6、底座7、窗套8、窗扇9、固定板10、活动板11、转轴12、插槽13、通孔14、安装平面板15、转动平面板16、外边缘为圆弧形17组成。
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支杆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支杆装置包括直杆夹2、直杆4、背板5、套夹6和底座7,所述直杆夹2固定连接在背板5的侧面上部,所述底座7固定连接在背板5的侧面下部,所述底座7的上表面设置有套夹6,所述直杆4的下端安装在套夹6内,所述直杆4的上端连接有捏手1,所述直杆4上设有卡槽3;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板10、活动板11和转轴12,所述固定板10和活动板11均为“L”形结构,固定板10的安装平面板15和活动板11的转动平面板16之间通过转轴12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10的侧面板上设有通孔14,所述活动板11的侧面板的上端设有插槽13;所述支杆装置和窗扇9通过底座7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装置和窗套8通过固定板10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10外边缘为圆弧形。所述直杆4的下端与套夹6之间为活动铰接。所述直杆4和捏手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捏手1为球形且表面设置有防滑层。所述卡槽3的数量为5个。
本实用新型的高层建筑塑钢窗的开窗位置锁定装置,开窗时,直杆4上的卡槽3与活动板11的插槽13相配合,关窗时,直杆4的上部和直杆夹2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62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