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管内涂层连续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8969.8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7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恒安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4 | 分类号: | G01N27/0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彭永念 |
地址: | 443103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管内 涂层 连续性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药剂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包装软膏剂的铝管内涂层连续性的装置。
背景技术
铝质药用软膏管(以下简称铝管)用于软膏剂药品的内包装,由于金属铝活性较强,可与药品中的许多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为避免包装材料对药品质量造成影响,铝管在用于药品包装前会在管内壁喷涂一层很薄的涂层,主要成分为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为保证隔绝效果,涂层需喷涂均匀,无漏涂。需要对内涂层进行检测来判断其完整性。在《铝质药用软膏管》标准中,对该项目的检测装置进行了说明,该装置通过在铝管内加入试验液,在外加载电流的条件下,检测软管内、外的电流值来判断铝管内涂层的完整性,其检测次数高,对电流的稳定性要求高,条件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管内涂层连续性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面,能够准确检测铝管内涂层的连续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管内涂层连续性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及与之垂直连接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架为杆状,其下端安装有底座电极,上端安装有电极支架及滑动电极;所述底座电极的端部设有铝管固定孔,铝管固定孔为棱形;所述电极支架水平设置,一端连接到支撑架,另一端设有椭圆形孔洞,滑动电极穿过椭圆形孔洞位于铝管固定孔的上方;该装置还包括万用表,底座电极与滑动电极的导线分别连接到万用表的“COM”和“VΩ”插孔连接,万用表旋钮旋到“Ω”中200M档位。
所述底座电极距离底座的距离为8cm以上。
所述电极支架的椭圆形孔洞处还设有固定螺栓。
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塑料底盘,其位于底座电极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原有外加电源检测电流变化的方式,其首先在铝管内加入试验液,通过测量铝管内、外的电阻值来判断铝管内涂层的连续完整性。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准确性高。经过试验验证,铝管在内涂层完好的条件下的电阻值为440~980M欧姆;当内涂层出现问题时,如喷涂不均匀或漏涂时,铝管的铝质管体会通过内喷涂不均匀或漏涂处与试验液直接接触,导致两个电极间的电阻发生明显改变,所测电阻值较内涂层完整时明显下降。一般出现问题时电阻值低于100M欧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及与之垂直连接的支撑架2,支撑架2为杆状,其下端安装有底座电极3,上端安装有电极支架4及滑动电极5;所述底座电极3的端部设有铝管固定孔6,铝管固定孔为棱形;所述电极支架4水平设置,一端连接到支撑架2,另一端设有椭圆形孔洞,滑动电极穿过椭圆形孔洞位于铝管固定孔的上方;该装置还包括万用表7,底座电极3与滑动电极5的导线分别连接到万用表的“COM”和“VΩ”插孔。
所述底座电极3距离底座1的距离为8cm以上,避免铝管接触底座。
所述万用表7置于电阻200M欧姆档位。
所述电极支架4的椭圆形孔洞处还设有固定螺栓,在滑动电极伸入待测铝管中之后能够对其进行紧固定位,防止晃动。
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塑料底盘8,其位于底座电极3的下方;可用于盛装检测过程中操作失误时漏出的试验液。
使用时,将铝管中加入饮用水至其开口10mm处,然后去掉管帽、管嘴、管肩部分,将其装入底座电极的棱形铝管固定孔内,然后将滑动电极向下滑动到金属探头全部浸入到软管内水中。再将万用表置于测电阻200M欧姆档,最后打开万用表开关,通过万用表施加额定的电压至被测物的两端电极,经过万用表检测读取电阻值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恒安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恒安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89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环氧模塑料的模流痕检测的模具
- 下一篇:通信辅助装置以及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