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方位自卸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9356.6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9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简林莎;赵超超;张登;曹福来;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P1/04 | 分类号: | B60P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方位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方位自卸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自卸汽车只能实现单一方向的自动卸载,大部分汽车只能向后自动卸载,少部分较长汽车只能实现向左或右一侧自动卸载,单一方向的自卸汽车在一些情况下需要驾驶员长时间来调整汽车方位,来达到自卸地点准确的要求,不仅浪费工时增加成本,也容易造成驾驶员疲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以向后自动卸载,也可以侧向自动卸载的全方位自卸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全方位自卸汽车,包括驾驶室、车架、车轮和安装在车架上的车厢,车厢包括车厢框架和安装在车厢框架上的侧围挡板、后围挡板;所述的车厢框架在其底部通过第一万向机构和锁止机构与车架连接,车架上安装有举升机构,举升机构通过第二万向机构与车厢框架底部连接;车厢的侧围挡板和后围挡板的上部与车厢框架铰接,下部可开合地连接在车厢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万向机构包括第一万向节叉和第二万向节叉,第一万向节叉和第二万向节叉之间通过十字轴连接,其中第一万向节叉固结在车厢框架底部,第二万向节叉上设置有与锁止机构配合的固定柱。
进一步地,所述的锁止机构包括固结在车架上的底座,底座中设置一对锁钩,两个锁钩自然状态下构成一个与第一万向机构配合的锁环,底座上还安装有把手,把手转动可将构成锁环的两个锁钩相互分开,解除对第一万向机构的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的车厢框架底部为矩形,所述的第一万向机构分布在车厢底部的四个角落处。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万向节叉和第二万向节叉通过滚针轴承安装在十字轴上。
进一步地,车厢的侧围挡板和后围挡板的下部通过锁扣与车厢框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万向机构采用球面轴。
进一步地,所述的举升机构采用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本实用新型根针对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仅采用一套举升机构即可实现向后方和左右两侧进行卸载货物的自卸汽车,克服了现有的自卸汽车只能通过后方进行货物卸载的缺陷,使驾驶员不用频繁调整车辆方向,就能方便地进行各个方位的卸载,降低了驾驶员的操 作强度,同时提高了汽车的装载效率,在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方案中的卸载结构也可以用于其他车辆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全方位自卸汽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万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
1—驾驶室,2—车厢框架,3—侧围挡板,4—锁扣,5—后围挡板,6—第一万向机构,7—锁止机构,8—车架,9—举升机构,61—第一万向节叉,62—十字轴,63—第二万向节叉,64—固定柱,71—锁环,72—扭矩弹簧,73—把手,74—锁钩,75—底座,7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全方位自卸汽车,包括驾驶室1、车架8、车轮和安装在车架8上的车厢,车厢包括车厢框架2和安装在车厢框架2上的侧围挡板3、后围挡板5;所述的车厢框架2在其底部通过第一万向机构6和锁止机构7与车架8连接,车架8上安装有举升机构9,举升机构9通过第二万向机构与车厢框架2底部连接;车厢的侧围挡板3和后围挡板5的上部与车厢框架2铰接,下部可开合地连接在车厢框架2上。
与现有的自卸汽车不同,本方案中,提出了一种能采用一套举升机构9即实现向车辆的左右方或者后方进行货物卸载的汽车结构,能在现有的自卸汽车上进行方便的改造。如图所示,举升机构9可采用 千斤顶,由驾驶室1中的开关控制,为了方便向各个方向卸载,举升机构9最宜安装在车厢框架2底部的中心位置;并且由于需要使车厢向不同方向反转,在举升机构9和车厢框架2底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万向机构,第二万向机构可以采用球面轴,使其可以与第一万向机构6、锁止机构7配合进行车辆卸载方向的控制;上述的可开合连接是指侧围挡板3和后围挡板5的下端能与车厢框架2固定,并能打开。
本装置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93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支座及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