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野外救护吸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9437.6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3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云高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曲家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野外 救护 吸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野外战地使用的救护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医疗救护领域,普遍使用吸引器用于危重患者的吸痰和手术过程中腹腔气液的吸引,它体积大,使用交流电源,主要用于临床医疗,而对于野外急救场合,由于多为突发事件,一般情况下,受条件所限急救地点无交流电源,所以这种吸引器无法使用。因此,野外急救场合急需一种携带方便,不依赖于交流电源的微型吸引装置。
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野外救护吸引装置,它结构简单、体积小、携带方便、使用自备电池,所需容器可就地取材,采用废弃的输液瓶、药瓶或其它容器,该装置适用于野外急救环境,解决无外用电源情况下的野外救护,吸痰、吸气、吸液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野外救护吸引装置,它结构简单、体积小(真空泵及电控装置只有手掌大小)、携带方便、使用自备电池,不需要交流电源,适用于野外急救环境下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野外救护吸引装置,包括:吸引容器、吸引管和负压抽气管,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弹性封口密封盖,弹性封口密封盖与吸引容器容器口密封连接,吸引管经弹性封口密封盖,一端设置在吸引容器内腔内,另一端设置在吸引容器外,负压抽气管经弹性封口密封盖,一端设置在吸引容器内腔内,另一端接有微型真空泵和电控装置,并设置在吸引容器外,构成负压抽气管在微型真空泵作用下对吸引容器内腔形成负压,吸引管对气、液体吸引的结构。
所述弹性封口密封盖为锥形密封塞,锥形密封塞带有弹性包边;
所述真空泵为微型真空泵;所述电控装置为带有电池和控制开关的电控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装置装配示意图;
附图2为本装置部件示意图。
图中,吸引容器1、密封盖2、弹性包边2-1、吸引管3、抽气管4、真空泵5、电控装置6。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便携式野外救护吸引装置,包括:吸引容器、吸引管和负压抽气管,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弹性封口密封盖2,弹性封口密封盖2与吸引容器1容器口密封连接,吸引管3经弹性封口密封盖2一端设置在吸引容器1内腔内,另一端设置在吸引容器1外,负压抽气管4经弹性封口密封盖2一端设置在吸引容器1内腔内,另一端接有微型真空泵5和电控装置6,并设置在吸引容器1外,构成负压抽气管4在微型真空泵5作用下对吸引容器1内腔形成负压,吸引管3对气、液体吸引的结构。
所述弹性封口密封盖2为锥形密封塞,锥形密封塞带有弹性包边;
所述真空泵5为微型真空泵;所述电控装置6为带有电池和控制开关的电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野外或战地急救时,当需要对患者实施吸痰、吸液或吸气救护作业时,将废弃的输液瓶、药瓶、饮料瓶或其它容器用作吸引容器1,使吸引容器1的瓶口与随身携带的便携式野外救护吸引装置(不包括吸引容器1)相应的密封盖2密封连接,吸引管3的吸口设置在相应部位,启用电控装置6,拨动开关,接通电路,微型马达带动微型真空泵5开始工作,吸引容器1内腔及吸引管3在微型真空泵5的作用下形成负压,将痰液或其他病灶的气、液吸入到吸引容器1中,吸引容器1可根据痰液或体液积存的情况随时更换,野外救护工作结束,清洗、整理便携式野外救护吸引装置部件,装入急救包,以备下次野外救护工作使用。该装置体积小(真空泵及电控装置只有手掌大小),携带方便,自备电池,不用外接电源,特别适用于野外、战地救护及家庭病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高,未经张云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94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腹膜透析液装置
- 下一篇:胰岛素精密取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