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捶丸球运动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0111.5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2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安东顺;安永顺;王兆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东顺 |
主分类号: | A63B67/00 | 分类号: | A63B67/00;A63B7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捶丸球 运动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项目球类产品,具体涉及一种捶丸球运动器具。
背景技术
捶丸,类似于现代的高尔夫球,顾名思义,捶者打也,丸者球也,是中国古代球类运动项目之一,我国从元代时期就盛行了捶丸运动,是我国宝贵的古文化遗产,但当时的捶丸场地多设于野外,地形复杂,在地面上挖一个洞作为球穴,场地的限制影响较大,所以渐渐被人们冷落, 现如今空气污染严重,户外活动受到限制,而室内活动一般就是看电视、上网,学校的体育课室内活动只是篮球或者跳绳,整体来看,室内运动的活动项目很少且参与人数不多,大多数人缺乏运动,长此以往,我国幼儿、青少年及中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会整体下降,本实用新型传承我国古代体育项目并结合现代工艺技术,提供了一种提供实用性强、占地面积小、竞赛与健身相结合的全民健身运动及运动器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实用性强、占地面积小、竞赛与健身相结合的全民健身运动及运动器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捶丸球运动器具,包括接球器、与接球器相连的轨道、捶杆、圆球,所述接球器包括圆形进球口、圆柱形通道、计分装置与圆形出球口,所述轨道侧壁为曲面。
进一步的,所述接球器为圆柱状,高25-35cm,直径18-22cm。
进一步的,所述进球口直径为9-11cm,圆心距底面16-20cm,出球口直径为9-11cm,圆心距底面9-10cm,进球口与出球口通过圆柱形通道连接,圆柱形通道角度为15-30°。
进一步的,所述计分装置包括感应器、电源、语音器。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与接球器在进球口位置相连,轨道出口为圆形,其直径9-10cm,轨道长50-70cm,轨道入口宽35-45cm且贴合地面,下方有一用于支撑的楔形托台,楔形托台角度为3-20°。
进一步的,所述捶杆包括长直杆与捶头。
进一步的,所述捶杆总长度59-90cm,重量大于0.3kg。
进一步的,所述圆球包括直径6.5-7.5cm、采用硬橡胶制成的大号球和直径4-4.5cm、采用橡胶内胆包覆PU材料制成的小号球。
进一步的,所述接球器外形可替换为动物外形:外形包括青蛙头、虎头、龙头。
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上手简单,富有趣味性,适合各年龄层人使用,让人们的运动、锻炼、玩耍多了一种选择,占地面积小、对地形要求不高,狭小的空间、室内室外都可以正常使用,促进人们运动锻炼,进而增强了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接球器与轨道组合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轨道主视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轨道后视图;
图3(a)、(b)、(c)、(d)、(e)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捶杆样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捶丸球运动器具,包括接球器1、轨道6、捶杆、圆球,其中接球器1包括进球口2、圆柱形通道4、计分装置5与出球口3,接球器1为圆柱状,高25-35cm,直径18-22cm,下端开有圆形进球口2,其直径9-11cm,圆心距底面16-20cm,进球口2与圆柱形通道4相连,圆柱形通道4另一侧为一圆形出球口3,其直径9-11cm,圆心距底面9-10cm,圆柱形通道4角度为15-30°,保证圆球可自行沿着圆柱形通道4滚下,出球口3处设有计分装置5,计分装置5由感应器、电源、语音器组成,当圆球经过时,该装置计分并语音提示,语音提示的内容可自行设定,轨道6与接球器1在进球口2位置相连,轨道6出口为圆形,其直径9-10cm,长50-70cm,轨道6入口宽35-45cm且贴合地面,轨道6侧壁为卷筒状,下方有一用于支撑的楔形托台7,楔形托台7角度为3-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东顺,未经安东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01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行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攀爬树枝的脚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