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防火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0277.7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3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林娣 |
主分类号: | E04B1/94 | 分类号: | E04B1/9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防火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防火板。
背景技术
建筑防火板是一种用于建筑物上的板材,其可以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而目前的建筑防火板的防火隔热效果较差,而且强度较低,容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火隔热效果好、强度较高的建筑防火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防火板,它包括相平行设置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相对应的边沿均通过端板密封连接,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端板均由钢材料制成,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端板围合而成一空腔,该空腔内灌注有水,第一面板的外表面的上侧部分上设置有出水口,第一面板的外表面的下侧部分上设置有进水口,第一面板上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一循环泵的进水口连通,循环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一翅片散热器的进水口连通,翅片散热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一面板上的进水口连通,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上下间隔排列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内表面连接,支撑板上均设置有贯通支撑板的两表面的通孔。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建筑防火板用在建筑物上后,当发生火灾时,由于建筑防火板的空腔内灌注有水,可以有效的吸收热量,起到防火隔热效果,并且循环泵可以使得建筑防火板内的水流到翅片散热器上进行散热并不断循环,使得建筑防火板内的水中的热量不断通过翅片散热器散发,使得建筑隔热板内的水温度较低,可以将建筑防火板表面的热量不断带走,使得建筑防火板可以隔断火势,使得该建筑防火板的防火隔热效果较好,并且由于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可以对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起到支撑作用,使得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不容易变形,使得该建筑防火板的强度较高。
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端板一体成型设置。这样使得该建筑防火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二面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阻燃漆层。这样使得第二面板上的阻燃漆层可以有效阻断火势蔓延,使得该建筑防火板防火隔热效果更好。
作为改进,所述的阻燃漆层的厚度为0.4毫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建筑防火板包括相平行设置的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的相对应的边沿均通过端板3密封连接,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和端板3均由钢材料制成,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和端板3围合而成一空腔4,该空腔4内灌注有水,第一面板1的外表面的上侧部分上设置有出水口101,第一面板1的外表面的下侧部分上设置有进水口102,第一面板1上的出水口101通过管道与一循环泵5的进水口连通,循环泵5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一翅片散热器6的进水口连通,翅片散热器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一面板1上的进水口102连通,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上下间隔排列的支撑板7,支撑板7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的内表面连接,支撑板7上均设置有贯通支撑板7的两表面的通孔701。
所述的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和端板3一体成型设置。
所述的第二面板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阻燃漆层,在该建筑防火板使用时,第二面板2在房屋外,第一面板1在房屋内。
所述的阻燃漆层的厚度为0.4毫米。
本实用新型建筑防火板用在建筑物上后,当发生火灾时,由于建筑防火板的空腔4内灌注有水,可以有效的吸收热量,起到防火隔热效果,并且循环泵5可以使得建筑防火板内的水流到翅片散热器6上进行散热并不断循环,使得建筑防火板内的水中的热量不断通过翅片散热器6散发,使得建筑防火板内的水温度较低,可以将第二面板2表面的热量不断带走,使得该建筑防火板可以隔断火势,使得该建筑防火板的防火隔热效果较好,并且由于设置有支撑板7,支撑板7可以对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起到支撑作用,使得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不容易变形,使得该建筑防火板的强度较高。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林娣,未经杨林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0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