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后吊耳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0948.X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6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之好;李晓禄;吴春广;周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0 | 分类号: | B60G1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用后吊耳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后吊耳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后钢板弹簧是汽车悬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弹性元件,它由若干片等宽但不等长的合金弹簧片组合而成。钢板弹簧的第一片称为主片,其两端弯成卷耳,内装有衬套,以便用弹簧销与吊耳作铰接连接。钢板弹簧通常承受着较大的载荷,而吊耳的主要作用是载重后,使钢板弹簧能够得到延伸、伸展,起到减振以及缓冲作用,因此汽车吊耳也承受较大的载荷,其结构强度、加工质量均会影响汽车的工作精度、使用性能和寿命。
目前微型商用车常用的钢板弹簧后吊耳总成是盒形结构,如图1所示,原后吊耳主体5和原后吊耳连接件6仅与汽车的纵梁1进行焊接,原后吊耳主体5上开有半圆形缺口,用于与衬套7搭接后采用半圈焊接,其主要缺陷是连接强度不足,长时间在坏路上运行后,容易开裂,影响车身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汽车后吊耳总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后吊耳总成,其能够同时连接在汽车纵梁和后裙内板上,连接强度较高,能够承受较大载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后吊耳总成,包括后吊耳主体和后吊耳连接件,所述后吊耳主体和后吊耳连接件均为冲压成型的钣金件,所述后吊耳主体有一底面、一前侧面、一后侧面和一右侧面,后吊耳连接件设在后吊耳主体内。
所述前侧面的左部较右部低,在所述前侧面的右部上边设有第一焊接面,该第一焊接面的左边设有向前弯折的第一翻边,在所述前侧面的左部设有向前弯折的第二翻边。
所述后侧面的左部较右部低,在所述后侧面的右部上边设有第二焊接面,该第二焊接面的左边设有向后弯折的第三翻边,在所述后侧面的左部设有向后弯折的第四翻边。
所述第一焊接面、第二焊接面与汽车的纵梁的前、后侧面分别对应贴合焊接。所述后吊耳主体的第一翻边、第二翻边、第三翻边、第四翻边均与汽车车架的后裙内板焊接。
所述右侧面的上边设有向右弯折的第五翻边。该第五翻边与汽车的纵梁底面对应贴合焊接。
所述后吊耳主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还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衬套孔。
进一步,所述后吊耳连接件有一顶面,在该顶面的前边和后边分别设有下翻边,所述两个下翻边与所述后吊耳主体的前侧面、后侧面分别对应贴合焊接,所述后吊耳连接件的顶面与所述后吊耳主体的第二翻边和第四翻边平齐。
进一步,所述后吊耳连接件的顶面右边设有第三焊接面,该第三焊接面与所述后吊耳主体的第五翻边平齐。所述后吊耳连接件的顶面也与汽车车架的后裙内板焊接,所述第三焊接面也与汽车的纵梁底面贴合焊接,这样,便更加增强了整个后吊耳总成与汽车纵梁、后裙内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在所述前侧面与第一焊接面的连接部位、后侧面与第二焊接面的连接部位分别设有第一加强筋;在所述右侧面与第五翻边的连接部位设有第二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能够使后吊耳总成不易开裂,提高其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所述后吊耳主体和后吊耳连接件不仅与汽车纵梁焊接,而且还与后裙内板进行焊接,因而对后吊耳总成的整体承载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也能加强纵梁与后裙内板的连接强度。所述后吊耳主体前侧面、后侧面上的设有衬套孔,能够实现对衬套的整圈焊接,与现有技术中的半圆形缺口相比,显著提高了衬套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后吊耳总成与纵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为后吊耳主体的示意图。
图4为后吊耳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中:1-纵梁,2-后吊耳主体,3-后吊耳连接件,4-衬套孔,5-原后吊耳主体,6-原后吊耳连接件,7-衬套,20-底面,21-前侧面,22-后侧面,23-右侧面,24-第一焊接面,25-第一翻边,26-第二翻边,27-第五翻边,28-第一加强筋,29-第二加强筋,31-后吊耳连接件的顶面,32-第二焊接面,33-下翻边,34-第二焊接面,35-第三翻边,36-第四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09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景天窗前天窗玻璃的包边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控制臂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