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挤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1088.1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8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孙鹏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鹏彪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B21C35/02 |
代理公司: | 郴州大天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2 | 代理人: | 徐起堂 |
地址: | 4244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压力机上的热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压气缸是断路器中的关键零件,要求具有高导电率、高硬度和高强度。国内外均采用铬青铜Q Cr0.5制造。这是一种可热处理强化的合金。传统上采用外挤压管切削加工成形,但材料利用率低,内孔加工量大。还可采用重力铸造或离心铸造厚壁坯切削加工成形,但内部质量差,机械加工后废品率高,材料利用率低,热处理后导电率、硬度及强度较低。后改用热挤压进行加工,能使坯料尺寸精度大幅度提高,毛坯重量减轻45%,材料利用率可达到70%,废品率降到2%,产品的导电率、硬度及强度等可达到或超过设计指标。
热挤压时所采用的压力机为YA32-315四柱式万能液压机,其活动横梁距工作台最大距离为1250mm。如果采用一次挤压成形,凸模为阶梯状,上模高度+工件高度+下模高度≥1250mm,不能脱模,故采用二次挤压成形,同时第二次挤压成形装置也避免采用阶梯凸模,可完成脱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脱模的热挤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热挤压装置,包括上模座、凸模固定板、凸模、凹模、顶紧圈、顶出器和下模座;所述凸模通过凸模固定板固定在上模座上;所述凹模通过顶紧圈固定在下模座上;所述顶出器穿过下模座设置在凹模下部;所述凸模为中空式凸模;还包括模芯,所述模芯设置在凹模中顶出器的上方与凸模的中空部分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顶出器包括顶管和顶杆,所述顶管设置在下模座下方,所述顶杆设置在顶管中间并可沿顶管上下活动,顶杆的另一端与顶出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凸模固定板通过螺栓与上模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与凸模和凸模固定板之间还包括上垫板。
进一步的,所述顶紧圈通过螺栓与下模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与凹模和顶紧圈之间还包括下垫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凸模设计成中空加模芯的组合式后,,缩短了凸模的长度,解决了脱模问题;同时还减小了单位挤压力,解决了现有315KN压力机一次成形挤压力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在小设备上干大零件的问题。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能使坯料尺寸精度大幅度提高,毛坯重量减轻45%,材料利用率可达到70%,废品率降到2%,产品的导电率、硬度及强度等可达到或超过设计指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座, 2、凸模, 3、模芯, 4、凹模, 5、下模座,6、顶管,7、顶杆,8、下垫板,9、顶紧圈,10、凸模固定板,11、上垫板,12、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热挤压装置,包括上模座1、凸模固定板10、凸模2、凹模4、顶紧圈9、顶出器和下模座5。所述凸模2通过凸模固定板10固定在上模座1上。所述凹模4通过顶紧圈9固定在下模座5上。所述顶出器穿过下模座5设置在凹模4下部。所述凸模2为中空式凸模2。还包括模芯3,所述模芯3设置在凹模4中顶出器的上方与凸模2的中空部分配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所述顶出器包括顶管6和顶杆7,所述顶管6设置在下模座5下方,所述顶杆7设置在顶管6中间并可沿顶管6上下活动,顶杆7的另一端与顶出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凸模固定板10通过螺栓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别的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下模座5与凸模2和凸模固定板10之间还包括上垫板11。
本实用新型所述顶紧圈9通过螺栓与下模座5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别的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下模座5与凹模4和顶紧圈9之间还包括下垫板8。
在对压气缸热挤压成形过程中,先进行一次挤压成形,采用的是普通的阶梯状凸模2成型。在二次挤压成形时,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中空式凸模2,挤压时先将模芯3放入凹模4的顶出器上,随着空心凸模2的下行,模芯3伸入其中,坯料开始反挤压流动;挤压完成后,模芯3随工件12留在凹模4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鹏彪,未经孙鹏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10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