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用可旋转无障碍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1182.7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4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冯光辉;黄玲玲;赵未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3/06 | 分类号: | A61G3/06;B60P1/43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鹏程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旋转 障碍 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障碍坡道,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动车用可旋转无障碍坡道。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有肢体残疾人口2400多万,80岁以上老年人口2400多万。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因身体原因需乘坐轮椅,出行乘车时非常不方便。为关爱坐轮椅人士出行及上下车,在公共交通领域已推出了电动或液压操作的坡道式无障碍公交车,但是由于该结构复杂、尺寸大,普通的家庭用车安装不上,不能完全满足坐轮椅人士的出行。而家庭使用的乘用车受制于车辆结构、尺寸和内部空间,只能安装一些手动操作的无障碍坡道,由于坡道自身重量大,手动操作费时费力、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安装在各类机动车上使用的可旋转无障碍坡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动车用可旋转无障碍坡道,包括用于轮椅行走的坡道,所述坡道的一端背面通过左右连接支架与长方形壳体结构的底座相连接,所述底座的后部对称设置有左右铰链,所述左右铰链的另一端固定在车体上;所述底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左右锁体,所述左右锁体分别与设置在车体两侧的左右锁扣相啮合;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扳手,置于所述底座内的两根拉线一端分别与两侧的左右锁体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扳手相联接;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坡道正面通过合页连接有延长板,所述延长板延伸搭接到车体内。
所述底座后部的上方对称设置有左右上支架,下方对称设置有左右支撑支架,置于底座内的两个S形扭转杆的一端分别插入所述左右上支架中,另一端穿过与其对应的左右支撑支架后插入对角车体上开设的固定铰链的孔中。
所述延长板和坡道的正面设置有防滑纹。
所述坡道的正面两侧设置有护边。
所述坡道与地面接触位置的正面设置有拉手,背面安装有柔性垫。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省力,适合与各类汽车配套安装。扳动扳手使锁体与锁扣分离,坡道带动底座沿铰链轴向车外部方向旋转,坡道端部与地面接触后就形成一道无障碍斜坡,轮椅即可通过斜坡进入车内;然后坡道带动底座沿铰链轴相车内部方向旋转,锁体与锁扣啮合,即可将坡道垂直固定在车内,不占用车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收起时的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放下时的状态图。
图3是图1中底座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动车用可旋转无障碍坡道,包括用于轮椅行走的坡道1,坡道1的一端背面通过左右连接支架2、3与长方形壳体结构的底座4相连接,底座4的后部对称设置有左右铰链401、402,左右铰链401、402的另一端固定在车体5上,当底座4沿铰链轴向车体外部方向旋转时,坡道1随之旋转直至落在地面上,从而形成一个无障碍斜坡;
底座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左右锁体403、404,左右锁体403、404分别与设置在车体5两侧的左右锁扣相啮合;在底座4上设置有扳手405,置于底座4内的两根拉线406、407一端分别与两侧的左右锁体403、404相连接,另一端与扳手405相联接,一根拉线和一个锁体配成一对,逆时针扳动扳手405,即可带动两根拉线使锁体与锁扣分离,此时底座4即可沿铰链轴旋转;
位于底座4上方的坡道正面通过合页6连接有延长板7,延长板7延伸搭接到车体内,轮椅通过坡道和延长板连城的路径即可平稳进入车体内;在延长板7和坡道1的正面设置有防滑纹8,以防止轮椅通行时打滑;坡道1的正面两侧设置有护边9,可防止轮椅掉落;坡道1与地面接触位置的正面设置有拉手10,方便坡道1的收起,背面安装有柔性垫11,可起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避免碰伤车门及减震降噪的作用。
在底座4后部的上方对称设置有左右上支架408、409,下方对称设置有左右支撑支架410、411,置于底座4内的两个S形扭转杆412、413的一端分别插入左右上支架408、409中,另一端穿过与其对应的左右支撑支架410、411后插入对角车体上开设的固定右、左铰链402、401的孔中;当底座4沿铰链轴相车体外部方向旋转时,S形扭转杆的一端随着发生旋转,另一端则固定不动,扭转杆产生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扭力,抵消坡道1和底座4旋转时的重力,从而减轻了操作力,当底座4沿铰链轴向车体内部方向旋转时,扭转杆逐渐恢复原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11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