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在升船机上的双辐板轧制滑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691202.0 申请日: 2014-11-18
公开(公告)号: CN204284377U 公开(公告)日: 2015-04-22
发明(设计)人: 倪佳;李倩;蒋春祥;宋远卓;王曾兰;黄金根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16H55/50 分类号: F16H55/50
代理公司: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代理人: 张狄峰
地址: 310030 浙江省杭州***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应用 升船机上 双辐板 轧制 滑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轮,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在升船机上的双辐板轧制滑轮,主要应用在升船机上。

背景技术

滑轮在升船机上的应用很广泛,升船机上的载荷比较大,需要通过滑轮承担部分载荷,因而需要比较大的直径的滑轮来满足承载。目前国内在升船机上广泛使用的滑轮是热轧单辐板滑轮,而热轧单辐板滑轮的强度和刚度均比双幅板滑轮差,而且重量重,对于大直径的滑轮(如直径在2米以上的),这些缺点尤为突出。但是,目前也还没有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整体刚度强,制造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的应用在升船机上的双辐板轧制滑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整体刚度强,制造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的应用在升船机上的双辐板轧制滑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应用在升船机上的双辐板轧制滑轮的结构特点在于:包括铆钉、左辐板、筋板、加强管、轮毂和右辐板,所述左辐板和右辐板均固定在轮毂上,该左辐板和右辐板之间通过铆钉固定,所述左辐板的外侧和右辐板的外侧均固定有筋板,所述左辐板的外周和右辐板的外周组成一圈轮槽,所述加强管固定在左辐板和右辐板上,该加强管位于铆钉和轮毂之间;在沿从铆钉到轮毂的方向上,位于铆钉和轮毂之间的左辐板和右辐板的距离逐渐扩大。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轮槽的截面为U形结构。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左辐板和右辐板在位于轮槽的底部处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管为无缝钢管材质。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轮毂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左辐板和右辐板分别位于凸台的两侧。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筋板为U形结构。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双辐板轧制滑轮的直径在2m以上。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管在左辐板上的位置位于铆钉和轮毂的中间,该加强管在右辐板上的位置也位于铆钉和轮毂的中间。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左辐板和右辐板均焊接固定在轮毂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省材料,降低了加工成本,重量减轻,双辐板成V型焊接在轮毂上,增大了整个滑轮的刚度。对于直径在2m以上、重载的大型滑轮,双辐板能够提供一种高强度和高刚度的滑轮结构,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应用在升船机上的双辐板轧制滑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应用在升船机上的双辐板轧制滑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中应用在升船机上的双辐板轧制滑轮包括铆钉1、左辐板2、筋板3、加强管4、轮毂5和右辐板6,其中,加强管4为无缝钢管材质,该双辐板轧制滑轮的直径通常在2m以上。

本实施例中轮毂5的材料为焊接性能优良的低碳钢材料,便于焊接。左辐板2和右辐板6均固定在轮毂5上,该左辐板2和右辐板6之间通过铆钉1固定,左辐板2的外侧和右辐板6的外侧均固定有筋板3。本实施例左辐板2的外周和右辐板6的外周组成一圈轮槽,轮槽的截面通常为U形结构,如图2的顶部位置所示,即两块辐板的外边缘分别向外冷压成半U型形成轮槽,两块辐板对称拼接后形成的U型轮槽。

本实施例中的加强管4固定在左辐板2和右辐板6上,该加强管4位于铆钉1和轮毂5之间,加强管4在左辐板2上的位置位于铆钉1和轮毂5的中间,该加强管4在右辐板6上的位置也位于铆钉1和轮毂5的中间,即两块辐板的中间位置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并与两辐板焊接的无缝钢管。

本实施例在沿从铆钉1到轮毂5的方向上,位于铆钉1和轮毂5之间的左辐板2和右辐板6的距离逐渐扩大,使得双辐板轧制滑轮的中间形成V型腔,以增加滑轮的刚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12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