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溢电饭煲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1673.1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8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骆关胜;叶秀益;郑峰闯;黄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56 | 分类号: | A47J27/56;A47J36/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饭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溢电饭煲,属于厨房烹饪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大部分电饭煲都设置有蒸汽阀,用于防止正常煮饭时米汤溢出。为了便于蒸汽阀的清洗,蒸汽阀通常是可拆卸的,现有技术中常见方案包括:如图1,电饭煲的煲盖上设有容纳蒸汽阀01的凹槽02,凹槽02为竖向设置,蒸汽阀01通过卡勾扣装在凹槽02内,这种类型的蒸汽阀01一般都设有重力球03,重力球03在自重作用下封住蒸汽阀01的进气口,且部分进入蒸汽阀01的米汤可回流至锅胆中。如图2,电饭煲的煲盖上设有容纳蒸汽阀04的凹槽05,凹槽05为横向设置,蒸汽阀04可如同抽屉一般被抽出或者装入凹槽05,这种类型的蒸汽阀在工作时,米汤可直接进入到蒸汽阀内部,并且聚集在蒸汽阀底部,米汤量过多时就会从蒸汽阀溢出,米汤溢出后不仅影响饭煲的表面,不易清洗,而且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防溢电饭煲,可实现抽取式蒸汽阀的米汤回流,提高防溢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防溢电饭煲,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包括锅胆,所述锅盖覆盖在所述锅胆口部形成烹饪腔,所述锅盖上设有抽取式的蒸汽阀和所述蒸汽阀的容置腔,所述蒸汽阀包括阀体和活动阀芯,所述阀体设有蒸汽腔,所述阀体位于所述蒸汽腔两端的部位设有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活动阀芯位于所述蒸汽腔内且依重力抵靠于所述蒸汽入口,所述蒸汽腔的底侧设有引导米汤回流至所述蒸汽入口的引导结构。
其中,所述蒸汽腔包括进气部和排气部,所述活动阀芯位于所述进气部内,所述锅盖上位于所述容置腔和所述烹饪腔之间设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阀对应排气部的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蒸汽阀对应进气部的部分位于所述蒸汽通道内。
其中,所述引导结构包括设在所述排气部底侧的第一引导壁,所述第一引导壁向所述进气部方向由高到低倾斜。
其中,所述引导结构还包括设在所述进气部底侧的第二引导壁,所述第二引导壁向蒸汽入口方向由高到低倾斜。
其中,所述进气部底侧设有轨道,所述轨道向蒸汽入口方向由高到低倾斜,所述活动阀芯沿所述轨道运动,所述第二引导壁设在所述轨道上。
其中,所述进气部和排气部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锅盖上位于所述蒸汽通道与所述容置腔之间的部位设有装配孔,所述蒸汽阀对应进气部的部分穿过所述装配孔进入所述蒸汽通道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装配孔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
其中,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凸筋,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凸筋上。
其中,所述阀体包括阀座、前盖板与后盖板,所述后盖板连接在所述阀座上形成排气部,所述前盖板连接在所述阀座上形成进气部。
其中,所述锅盖上临近所述活动阀芯的位置设有磁控开关,所述防溢电饭煲具有主控电路,所述磁控开关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
其中,所述活动阀芯内置磁体,或者所述活动阀芯为铁磁阀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溢电饭煲搭载抽取式的蒸汽阀,且抽取式的蒸汽阀具有阀体和活动阀芯,阀体设有蒸汽腔,阀体位于蒸汽腔两端的部位设有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活动阀芯位于蒸汽腔内且依重力抵靠于蒸汽入口。电饭煲工作时,活动阀芯在重力作用下封住蒸汽入口,此时烹饪腔内可持续升压,随着烹饪腔内压力持续上升,食物达到沸腾状态,蒸汽压力克服活动阀芯在自重将其顶起,蒸汽从蒸汽入口进入蒸汽阀的蒸汽腔,并由蒸汽出口排出,随着蒸汽排出,蒸汽腔内压力逐步减小,活动阀芯在重力作用下再次封住蒸汽入口,电饭煲一直处于加热状态,在蒸汽阀的作用下,蒸汽腔内重复进行升压、降压的过程,如此反复确保了锅内压力基本稳定,从而使得电饭煲能间歇性的排出蒸汽,使锅内处于微压状态,食物处于间歇沸腾状态。
在上述防溢电饭煲的工作过程中,有部分米汤会随着蒸汽一同进入蒸汽阀的蒸汽腔,米汤在进入蒸汽腔后,聚集在蒸汽腔底部,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蒸汽腔的底侧设有引导米汤回流至蒸汽入口的引导结构,可使得进入蒸汽阀的米汤重新流回锅内,避免了米汤聚集于蒸汽阀内导致蒸汽阀排气不畅、米汤溢出、不便清洗等问题,提高了电饭煲的防溢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未经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16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