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耐用的艾灸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4694.9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6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秋霞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耐用 艾灸 器具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理疗器具,通过配合艾灸燃烧时作用于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达到调理人体生理机能的目的。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的艾灸器具多是由木板、竹板、塑料等材料制成的,少数由铝板和橡胶组合而成,其共同特点是作用人体的区域较小,木板、竹板、塑料等材料容易被艾灸的高温烧坏,使用寿命短,橡胶在受热时会散发有害气体。当需要使用艾灸来作用于大面积的人体区域时,需要同时放置多个器具,操作中当人体出现不适时无法同时移除多个器具,很容易造成人体烫伤和烧毁衣物等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灸器寿命短、不安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灸器,能简单方便地作用于较大区域的人体穴位和经络,不会被艾灸烧坏,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采用的钢板和医用硅胶材料避免了橡胶释放有害气体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设计方案是:以1毫米左右厚度的钢板等金属板材冲压出5个直径约4.5厘米的圆柱形凹坑,凹坑底部镶嵌有细密的不锈钢丝网用于承载片形艾灸,钢板边缘冲压成一个垂直的立面,形成一个直径约22厘米,高度约7厘米的杯形容器,再装入一个底部为圆弧形的圆桶形硅胶外套,组合成一个下半部为硅胶,上半部为钢板的完整的灸器。灸器的整体直径约23厘米,高度约11厘米。灸器硅胶部分向下放置在人体躯干部位,能与人体外形吻合,与人体形成一个密闭的空腔,使艾灸薄片燃烧的热量和气体充满腔体,更好地发挥艾灸的调理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一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不锈钢丝网;2,钢板制灸器主体;3,硅胶外套;4,杯形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在钢板冲压成的底部带圆孔的杯形凹坑(4)的底部镶嵌圆形不锈钢丝网(1),与钢板冲压成的灸器主体(2)焊接为一体,再插入硅胶外套(3),成为一个完整的灸器。使用时硅胶外套(3)的圆弧方向朝下,杯形凹坑(4)朝上,将点燃的艾灸片放入杯形凹坑(4)内,水平放置在人体躯干需要施灸的位置上。艾灸片燃烧的热量和烟气通过丝网(1)向下方辐射和流动,作用于人体皮肤表面后对人体产生理疗作用。杯形凹坑(4)起到承载高温燃烧的艾灸片的作用,丝网(1)起到隔离燃烧物质与人体同时传递热量和烟气的作用,灸器主体(2)和硅胶外套(3)共同起到支撑和聚拢热量的作用,同时起到隔离缓冲热量向人体传递的作用。
操作时先取所需数量的薄片形艾灸(最多5片),将艾灸点燃后用镊子将其逐个放入灸器的凹坑(4),再将灸器水平地放在平卧的人体躯干部位,例如腹部、背部等。当人体感觉过热时,可以将灸器移动至躯干的其它部位继续使用,直到艾灸完全烧尽为止。可以根据人体的耐热程度和施灸的部位灵活选择放置艾灸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秋霞,未经李秋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46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对位点眼效果的点眼容器
- 下一篇:悬灸熏化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