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产物旋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5535.0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6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压飞;郭建明;李玉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乾瑞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081 | 分类号: | B04C5/081;B04C5/085;B04C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马振刚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物 旋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旋流器,具体涉及一种三产物旋流器。
背景技术
常用的水力旋流器结构溢流管只设计一个出口,当旋流器工作时粗颗粒向下运动进入底流口,细颗粒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进入溢流管,因而只能将介质分离成粗和细两级。由于细颗粒中也夹有较粗的颗粒,这样的话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再经过下一个旋流器再次分离,从而增加了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二次分离,缩短工作周期的三产物旋流器。
一种三产物旋流器,该旋流器包括有旋流室,所述旋流室一端设有溢流管,另一端与筒体固定,该筒体依次与底盖和沉沙口连接;所述溢流管包括内溢流管和设置在内溢流管外的外溢流管,内溢流管与内溢流帽和外溢流帽上端连接,外溢流管与外溢流帽和旋流室上端连接。
所述旋流室下方可为平底旋流器也可是锥体旋流器。
所有部件内衬有耐磨材料,耐磨材料为陶瓷、聚氨脂或耐磨合金层。
所述内溢流帽和外溢流帽出口可设置在外侧任意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溢流管设计成两个出口,出口方向可以通过内、外溢流帽任易变换,使一部分细的颗粒直接再次分离。这样的话较细的颗粒直接从内溢流进入内溢流帽排出,进入下一道工序直接使用;而另一部分较粗点的细颗粒通过外溢流管进入外溢流帽排出,进入下一个旋流器再次分离。 这样使用一部分介质使用方便、无需二次分离,更缩短工作周期的三产物旋流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溢流帽,2、内溢流管,3、外溢流帽,4、外溢流管,5、进料口,6、旋流室,7、筒体、8、底盖 9、沉沙口。
具体实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介绍。
如图1所示,一种三产物旋流器,该旋流器内设有旋流室6,所述旋流室6一端设有溢流管,另一端与筒体7固定,该筒体7依次与底盖8和沉沙口9连接;所述溢流管包括内溢流管2和设置在内溢流管2外的外溢流管4,内溢流管3与内溢流帽1和外溢流帽3上端连接,外溢流管4与外溢流帽3和旋流室6上端连接。
所述旋流室6下方可为平底旋流器也可是锥体旋流器;所有部件内衬有耐磨材料,耐磨材料为陶瓷、聚氨脂或耐磨合金层;所述内溢流帽和外溢流帽出口可设置在外侧任意角度。
当旋流器工作时,介质通过进料口5进入旋流室6进行分离,粗颗粒被抛向旋流器内壁,螺旋沉降通过筒体7进入沉砂口7排出,大部分细颗粒螺旋而上,从溢流管排出。细颗粒中最细经过内溢流管2进入内溢流帽1排出进入下道工序使用。另一部分较粗的细颗粒者是进入外溢流管4进入外溢流帽3排出送入下一个旋流器再次分离;这样既可使分离出的细颗粒外层的进入外溢流管4,内层的进入内溢流管2,从而提高分级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乾瑞矿山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乾瑞矿山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55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