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辅助逆向导丝进入正向指引导管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5689.X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06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东伟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韩素兰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友***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逆向 进入 正向 指引 导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辅助逆向导丝进入正向指引导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是一类常见的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在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有20%-40%存在CTO病变。与非闭塞病变比,CTO病变的介入成功率低、器械耗费多、医生和患者接受放射线剂量大、手术技术难度大,因此被誉为冠脉介入领域的最后堡垒。
在过去二十年间,CTO介入治疗成功率低,大多数报道在60%-80%之间,造成失败的最常见原因是导丝不能通过病变。近年,日本介入医师系统的探索发现,可通过闭塞血管的侧支循环血管,进行逆向CTO病变介入治疗,并发现间隔支血管可耐受1.5-2.0mm球囊的低压力扩张,使逆向CTO导丝技术获得突破。在一些病例中,当前向导丝无法通过病变时,如果闭塞血管有较好的侧支循环血管,可尝试采用逆向导丝技术开通病变。
在逆向导丝技术使用过程中,当逆向导丝逆向从CTO血管远端通过闭塞段血管后,需要操纵此导丝进入CTO血管正向指引导管中。而逆向导丝进入正向指引导管的操作,常常遇到困难。有时需要长时间、反复尝试,才有可能完成,甚至就此放弃手术。
如果有一种器械,辅助逆向导丝进入正向指引导管,将减少操作时间,从而减少医生及患者放射线暴露时间,并能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逆向导丝进入正向指引导管的装置,采用此装置,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成功率,减少其他器械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辅助逆向导丝进入正向指引导管的装置,包括推送连接杆,所述推送连接杆的尾端设有推送的手柄,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推送连接杆的头端设有盘状结构,所述推送连接杆的端头埋藏于该盘状结构中;所述盘状结构设有用于分别连接两个腔隙的两个孔,分别为轨道孔和工作孔,所述两个腔隙近端开口于推送连接杆侧面;所述两个腔隙包括的轨道腔和辅助逆向导丝进入正向指引导管的工作腔隙;所述轨道孔与轨道腔连通,所述工作孔与工作腔隙连通,所述盘状结构、轨道腔与工作腔隙构成该装置的工作区域。
上述轨道孔位于盘状结构的正中央;所述工作孔与轨道孔相邻。
上述CTO逆向导丝技术中辅助逆向导丝进入正向指引导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总长度为140㎝~150㎝,所述工作区域总长28mm~35 mm;所述盘状结构直径为4.00㎜~7.00㎜;所述盘状结构深度为1.50mm~2.50mm;所述推送连接杆外径为0.80㎜~1.20㎜;所述工作腔隙及轨道腔内径分别为0.02mm;所述手柄长度12.00mm~16.00㎜、外径为8.00mm~12.00㎜。
上述CTO逆向导丝技术中辅助逆向导丝进入正向指引导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采用以下尺寸最佳:总长度为140㎝,所述工作区域总长30 mm;所述盘状结构直径为5.00㎜;所述盘状结构深度为2.00mm;所述推送连接杆外径为1.00㎜;所述工作腔隙及轨道腔内径分别为0.02mm;所述手柄长度15.00㎜、外径为10.00㎜。
上述盘状结构为医用硅胶制成,其与推送连接杆粘结在一起。
上述手柄由医用塑料制成,其与推送连接杆粘结在一起。
上述推送连接杆由医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手术过程中,当逆向导丝通过CTO病变闭塞段后,使用此辅助装置,辅助逆向导丝进入正向指引导管,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成功率,减少其他器械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盘状结构横切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纵向切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推送连接杆,2—手柄,3—盘状结构,4—端头,5—轨道腔,6—工作腔隙,7—工作区域,8—轨道孔,9—工作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辅助逆向导丝进入正向指引导管的装置,包括推送连接杆1,所述推送连接杆1的尾端设有推送的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连接杆1的头端设有盘状结构3,所述推送连接杆1的端头4埋藏于该盘状结构3中;所述盘状结构3设有用于分别连接两个腔隙的两个孔,分别为轨道孔8和工作孔9,所述两个腔隙近端开口于推送连接杆1侧面;所述两个腔隙包括正向推送的轨道腔5和辅助逆向导丝进入正向指引导管的工作腔隙6;所述盘状结构3、轨道腔5与工作腔隙6构成该装置的工作区域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东伟,未经张东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56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PICC置管穿刺点加压止血装置
- 下一篇:医用病理取材防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