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6008.1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7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戎征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凯达温控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7/52 | 分类号: | H01H37/52;H01H37/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控器。
背景技术
温控器的工作原理是由双金属片受热后向上弯曲,推动弹片触点断开,从而起到控温作用,即控温器的控温精度由双金属片的弯曲率及形变幅度决定。
现有技术的温控器,如附图1所示,双金属片1’的端部压设在绝缘件2’的下方,其中绝缘件2’的直径D’通常为12.5mm,由于绝缘件2’的直径D’以及双金属片1’的长度固定,双金属片1’的端部受热弯曲时,其弯曲率及形变幅度与绝缘件2’的直径D’接触长度越大,双金属片1’的弯曲率及形变幅度越小,双金属片1’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积累足够热量变形,推动弹片触点断开,导致双金属片1’热弯曲灵敏度不足,弹跳笨拙,不够灵敏,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制造成本低,易生产,易实现的一种温控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温控器,包括绝缘件和设置在绝缘件下方的双金属片,其特征在于:绝缘件与双金属片之间设置有金属垫,双金属片的一端通过金属垫固定设置在绝缘件的下方。
所述绝缘件为圆柱形,金属垫为圆形,二者同轴心相互配合连接,其中金属垫的直径A小于绝缘件的直径D。
所述金属垫的直径A为6mm-10mm,绝缘件的直径D为10mm-14mm。
所述金属垫通过粘合物、焊接或紧固件固定设置在绝缘件的下方。
所述双金属片的一端通过粘合物、焊接或紧固件固定设置在金属垫的下方。
所述温控器还包括弹片,弹片的一端通过绝缘瓷米与双金属片的另一端配合连接。
所述弹片的另一端设置有动触头,绝缘件对应动触头设置有定触片,定触片的外端设置有定触头与动触头连接或断开。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在绝缘件与双金属片之间设置有金属垫,双金属片的一端通过金属垫固定设置在绝缘件的下方,其中绝缘件为圆柱形,金属垫为圆形,二者同轴心相互配合固定,并且金属垫的直径A小于绝缘件的直径D,在绝缘件的直径D以及双金属片的长度固定时,由于金属垫的直径A小于绝缘件的直径D,并且双金属片的一端通过金属垫固定设置在绝缘件的下方,因此本结构双金属片的弯曲长度较现有技术双金属片的弯曲长度要长,大大地增加双金属片的弯曲率及形变幅度,有效地提高了温控器的控温精准度,使温控器的使用性能更加可靠。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制造成本低,易生产,易实现等特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温控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温控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2,本温控器,包括绝缘件2和设置在绝缘件2下方的双金属片1,绝缘件2与双金属片1之间设置有金属垫3,双金属片1的一端通过金属垫3固定设置在绝缘件2的下方。
绝缘件2为圆柱形,金属垫3为圆形,二者同轴心相互配合连接,其中金属垫3的直径A小于绝缘件2的直径D。
具体地讲,金属垫3的直径A为6mm-10mm,绝缘件2的直径D为10mm-14mm。
更具体地讲,金属垫3的直径A为8mm,绝缘件2的直径D为12.5mm。
金属垫3通过粘合物、焊接或紧固件固定设置在绝缘件2的下方。双金属片1的一端通过粘合物、焊接或紧固件固定设置在金属垫3的下方。
上述结构中,温控器还包括弹片4,弹片4的一端通过绝缘瓷米5与双金属片1的另一端配合连接,弹片4的另一端设置有动触头6,绝缘件2对应动触头6设置有定触片7,定触片7的外端设置有定触头8与动触头6连接或断开。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其简单的变型或改造,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凯达温控器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凯达温控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60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