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肺复苏胸外按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6953.1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3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徐圆妃;金伟琼;王珍妮;周露洁;林茜茜;都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1/00 | 分类号: | A61H31/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吕晋英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苏 按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心肺复苏胸外按压装置。
背景技术
心肺复苏又称CPR,是针对心搏、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应用胸外按压或其他方式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它能在病人心脏骤停后,使病人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获得最低限度的紧急供氧,为其提供最基本的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最为关键的步骤是为病人展开胸外按压。进行胸外按压操作时,应保持患者平卧于较硬的区域。施救者需采取垂直作用于患者胸骨的力量进行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时,一只手的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下半部,两乳头连线中点,婴儿位置稍下,另一只手叠加其上,两手手指紧紧相扣,手指尽量向上,避免触及胸壁和肋骨,减少发生肋骨骨折的可能性。胸外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
心肺复苏适用于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等,但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往往由病人自身的体制和疾病进程决定。如果进行长时间的操作时,易致使医务人员体力不支,进而易忽视胸外按压力度及位置的微小变化,导致胸外按压部位定位不准、姿势变形等情况发生,从而引起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位、按压位置准确、无需人工操作的心肺复苏胸外按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肺复苏胸外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供患者躺卧的垫板、架设于垫板上对患者体型宽度定位的横向调节机构、架设于横向调节机构上并可朝向垫板往复按压的按压组件,按压组件与横向调节机构之间设有按压组件的微调升降定位机构,所述的垫板上设有供横向调节机构处于垫板横向滑移定位的调节机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放置于垫板上,然后根据患者体型的宽度调节横向调节机构,通过横向调节机构将患者定位于垫板上,防止患者由于外在或自身的因素处于垫板上移动而导致实施心肺复苏时预订的按压位置发生偏移,待对患者身体的定位完成后,由于按压组件架设于横向调节机构上,可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横向调节机构的位置,使按压组件处于患者胸部的上方,然后启动按压组件对患者实施持续按压,该处的按压组件可通过驱动件实施驱动,使该心肺复苏按压装置无需医护人员人工操作,避免出现由于医护人员由于长时间按压出现体力不支造成按压位置不准确或按压力度不够的情况;微调升降定位机构的设置可根据患者身体的厚度对按压组件实施按压时的间距实施调节,使该装置的使用范围更广,不仅可针对成年人,同时也可针对儿童或老年人实施急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调节机构包括设于垫板横向两侧端面上对称开设的滑槽,所述的横向调节机构包括有分别安装于该滑槽内的套管及可与套管伸缩配合的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与其垂直衔接的定位杆,所述的按压组件包括有分别与定位杆垂直衔接并通过微调升降定位机构连接的深度控制管及通过驱动件驱动处于深度控制管内移动的按压头,按压头上设有延伸至深度控制管内的高度调节操作杆,高度调节操作杆与深度控制管的内壁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其中,驱动件包括有架设于深度控制管上的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与高度调节操作杆之间通过凸轮联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板上滑槽的一方面可供横向调节机构中的套管安装,同时,套管可根据需要处于滑槽内实施滑动,以此调节横向调节机构及按压组件的工作位置,待横向调节机构调节定位后,便可通过驱动件中的驱动电机驱动凸轮实施旋转,凸轮上的最高点与高度调节杆实施抵压时,抵压力克服弹簧力,高度调节杆处于深度控制管内移动,使按压头朝向垫板实施移动,当凸轮的最高点解除与高度调节杆的抵压时,则高度调节杆受到压缩弹簧的弹簧力复位,同时按压头也会上移,依此循环,按压头不间断的对患者的胸部实施按压,实现心肺复苏。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微调升降定位机构包括有开设于定位杆上的安装长槽及透过该安装长槽与深度控制管锁紧的调节螺栓;所述垫板的滑槽内设有与滑槽导通的定位槽,所述的套管包括有供连接杆插设的本体及与本体衔接的定位头,该定位头处于垫板的定位槽内,垫板滑槽的起端或始端开设有可供套管翻转的翻转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69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