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充电保护电路及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8332.7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6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郑晓光;肖勇;林国营;张永旺;黄海东;张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东莞赛微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H02J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程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充电 保护 电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电源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充电保护电路及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采用充电控制装置对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充电,比如,采用恒流恒压充电方式对锂电池进行快速充电,保证锂电池包能够完全充满。
但在电池应用过程中,为缩短充电时间,越来越多的电池包采用快充充电器对电池包进行充电。但快充充电器只有恒流充电,会导致在充电末段,电池电压攀升很快,达到过充保护电压点后,触发过充保护,电池包电量将无法充满。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池无法充满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充电保护电路及充电装置。
一种电池充电保护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第一N型场效应管、第二N型场效应管、第三N型场效应管、检流电阻;
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极输入端与待充电池正极连接,第一比较器的负极输入端与第一基准电压源电路连接,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和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与充电场效应管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极输入端与第二基准电压源电路连接,第二比较器的负极输入端与检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与充电场效应管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三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与充电场效应管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第三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充电器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第三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检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检流电阻的第二端与待充电池负极连接。
上述电池充电保护电路,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实现利用第一N型场效应管和第二N型场效应管控制第三N型场效应管的导通程度和关断,从而控制充电器给待充电池提供的电流。当充电前期和中期时,第一N型场效应管关断,第二N型场效应管关断,第三N型场效应管完全导通,从而实现充电器对待充电池完全充电,当充电后期时,第一N型场效应管和第三N型场效应管配合控制待充电池正极电压与第一基准电压源电路输出的电压相等,第三N型场效应管处于半导通状态,从而实现充电器对待充电池小电流充电,当电流持续减小到一定程度时,检流电阻第一端的电压小于第二基准电压源电路输出的电压,第二N型场效应管导通,从而使第三N型场效应管关断,充电器停止给待充电池充电。从而可以实现前期和中期快速充电,末期恒压小电流充电,不仅保护了待充电池,还可以使电池完全充满。
一种充电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充电保护电路和充电器,其中,所述电池充电保护电路的第三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充电器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电池充电保护电路的第一比较器的正极输入端与待充电池正极端连接,电池充电保护电路的检流电阻的第二端与待充电池负极连接,充电器的正极输出端与待充电池正极端连接。
上述充电装置,由于包括电池充电保护电路,可以实现前期和中期对电池快速充电,末期对电池恒压小电流充电,这种充电装置不仅保护了待充电池,还可以使电池完全充满。
一种电池充电保护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第一P型场效应管、第二P型场效应管、N型场效应管、检流电阻;
第一比较器的正极输入端与待充电池正极连接,第一比较器的负极输入端与第一基准电压源电路连接,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和第一P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一P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充电场效应管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第一P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第二P型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
第二比较器的正极输入端与第二基准电压源电路连接,第二比较器的负极输入端与检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第二P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二P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与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充电器的负极输出端连接,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检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检流电阻的第二端与待充电池负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东莞赛微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东莞赛微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83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