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便携式设备的新型电力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8585.4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8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吕超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超兵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3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便携式 设备 新型 电力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设备的新型电力电缆,适用于电力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电力输送或信息传递的载体,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用电设施中。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便携式设备用电缆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电缆抗弯曲性弱,平整度不高,电缆强度低,缩短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便携式设备的新型电力电缆,以克服现有电缆抗弯曲性能弱、柔韧性底、圆整度不高、强度低以及使用寿命短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便携式设备的新型电力电缆,包括中心导线、外导线、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中心导线包括多个导线或导线束,并包裹一个中心光纤或信号线;所述第一绝缘层包裹所述中心导线,其周界连接多个环形排列的外导线,其中第一绝缘层和外导线之间设有纤维;所述第二绝缘层包覆所述外导线。
所述导线可为绝缘导线或非绝缘导线,两个导线间相互绞合;所述外导线包括以双重螺旋形式绞合的外导线层和内导线层;其中外导线层以一个相对角绞合,内导线层以另一个相对角绞合,外导线层和内导线层的绞合方向彼此相反。同样地,所述导线的螺旋绞合方式可应用于中心导线。优选地,所述导线的数量和厚度可根据电力电缆的柔韧性来调整。
所述纤维优选采用芳纶纤维来提高电力电缆的强度。至少有一个所述纤维在沿电力电缆直径的径向方向上为扁平状;放置所述纤维后,与纤维邻接的部分外导线的放置位置只出现细微的偏差。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纤维可设置于中心导线和第一绝缘层之间、导线和第二绝缘层之间或电力电缆中的其他位置。
优选地,所述中心导线为电源导线;所述外导线为接地导线。
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部直径为3mm,厚度为0.5mm;所述第一绝缘层外部直径为1.5mm,厚度为0.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外径较小、外观圆整;扁平纤维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电力电缆的强度和抗弯曲性能;可调整导线的数量和厚度,从而提高电力电缆的柔韧性;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电缆工作的可靠性,易于使用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30-电力电缆;205-中心光纤;210-中心导线;220-第一绝缘层;230-芳纶纤维;240-外导线;242-外导线层;244-内导线层;250-第二绝缘层;410、412-相对角。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施例电力电缆130包括中心导线210、第一绝缘层220和第二绝缘层250;其中所述中心导线210包括多个导线或导线束,并包裹中心光纤205;所述第一绝缘层220包覆所述中心导线210,其周界连接多个环形排列的外导线240,第一绝缘层220和外导线240之间设有芳纶纤维230;所述第二绝缘层250包裹所述外导线240。
所述导线可为绝缘导线或非绝缘导线。参见图2,所述外导线240包括以双重螺旋形式绞合的外导线层242和内导线层244;其中所述外导线层242以相对角410绞合,内导线层244以相对角420绞合,外导线层242和内导线层244的绞合方向彼此相反。同样地,所述外导线240的螺旋扭转设置方式可应用于中心导线210。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外导线层242和内导线层244的绞合方向可以相同。
所述芳纶纤维230在沿电力电缆130直径的径向方向上为扁平状;放置所述芳纶纤维230后,与芳纶纤维230邻接的部分外导线240的放置位置只出现细微的偏差。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芳纶纤维230可设置于中心导线210和第一绝缘层220之间、外导线240和第二绝缘层250之间或电力电缆130中的其他位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光纤205可由信号线替代。
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层250的外部直径为3mm,厚度T2为0.5mm;所述第一绝缘层外部直径为1.5mm,厚度T1为0.2mm。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超兵,未经吕超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85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