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性炭生产设备用红外线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8968.1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1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中科海纳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肖兴江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生产 备用 红外线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生产设备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活性炭生产设备用红外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红外线感应器应用于照明、监控和自动门等领域,将红外线感应器安装在设备上,红外线探头用于感应零件信息,当加工设备上产品进入感应器范围内时,感应器就会输出电信号就被产品挡住,切断感应器的感应,这样设备上的自动门就会关闭,但是目前红外线感应器是直接安装在设备上,这样对其夹持、固定或日常工作中不免会对其造成损坏,由于保护不到位,从而经常要更换,大大增加了投入成本,另外,在光线比较昏暗或有风的情况下,用肉眼是很难准确定位的,测量误差大,给加工人员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保护红外线感应器,检修时拆装方便,高精度、高效率的活性炭生产设备用红外线检测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活性炭生产设备用红外线检测装置,包括红外线放射器,所述红外线放射器头部设有放射光线的放射口、尾部设有电源线,位于红外线放射器的表面上设有限位槽,红外线放射器上套设有外壳,外壳头部设有用于光线传输的导向孔,外壳尾部设有与限位槽相适应的限位板,用于与红外线放射器连接固定,所述外壳上表面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的固定件。
采用了上述的方案,从红外线放射器的放射口发出的光线经过导向孔投射出来,即使外界光线较昏暗,也能够准确的定位,误差小,精度高;红外线放射器套设在外壳内并通过限位板插在限位槽内能够将其固定,不会被轻易拉动脱落;外壳用于保护红外线放射器本体,在安装时可以用于保护红外线放射器不受夹持力而损坏,延长实用寿命;为了能够更好的安装固定红外线放射器,便于拆装,便在外壳上设置了固定件。
所述外壳由相互卡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上壳体内设有上槽口,下壳体内设有下槽口,上槽口和下槽口连接形成一个容置红外线放射器的腔体,上壳体两端均布有多个卡扣,卡扣之间设有环形弹性凸起,下壳体上设有与卡扣相配合的卡槽,及与弹性凸起相适应的环形台阶,上壳体内还设有与上槽口相连通的上通道,下壳体内设有与下槽口相连通的下通道,上通道和下通道连接形成导向孔,优点是卡扣与卡槽相配合可使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固定,弹性凸起与环形台阶相配合,一方面起到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起到缓冲及定位作用,弹性凸起可设置为弹片或弹簧。简单方便,使用安全。
安装时,将弹性凸起与环形凸起相对接,然后相互挤压,通过弹性凸起的弹性缓冲作用,减小了相互的挤压力,然后卡扣卡在卡槽内,同时弹性凸起也减小了卡扣的冲击力,有效的保护了卡扣,防止其断裂,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弹性凸起的外径小于或等于下壳体的内径,弹性凸起的内径大于或小于环形台阶的内径,优点是能够保证弹性凸起置于外壳内部,环形台阶能够支撑起弹性凸起,是它们充分连接接触,同时也能够保证可以安装红外线放射器。
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挡板,以及与固定挡板相连的支承套,优点是支承套可用于卡接在设备的连接件上,固定挡板用于对其限位,能够更好的与连接件连接并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同时也能防止连接位置不当产生错误结果。
所述固定挡板由多个块状结构或为一个环形结构构成,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所述支承套设置为锥形结构,支承套半径大的一端与固定挡板相连接,优点是便于将红外线放射器安装在设备的连接上,这样可以极为方便的滑动的连接固定,拆卸方便。
所述支承套为橡胶材料,优点是具有弹性,粘附性强,卡紧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活性炭生产设备用红外线检测装置,包括红外线放射器1,所述红外线放射器1头部设有放射光线的放射口11、尾部设有电源线12,位于红外线放射器1的表面上设有限位槽13,红外线放射器1上套设有外壳2,外壳2头部设有用于光线传输的导向孔22,外壳2尾部设有与限位槽13相适应的限位板23,用于与红外线放射器1连接固定,所述外壳2上表面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的固定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中科海纳碳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中科海纳碳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89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透过率镜片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用于铁路包裹检查的安检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