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闭式撬装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9067.4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8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场;周渊博;陶革新;陶贤;贡程红;贡海荣;卢康;曹惠忠;何杰;王淑艳;李华;丁燕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焱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式 焚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焚烧炉,主要用于焚烧在林区进行钻探试油作业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气。属于燃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钻探试油时,为了防止爆炸,需要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掉。
由于伴生气通常是在作业场地附近,一般采用简单粗放式燃烧放空或固定式的焚烧炉燃烧伴生气,采用上述方式会有以下问题:①采用简单粗放式燃烧放空时,由于钻探试油作业中伴生气压力不断波动,燃烧情况也随之波动,加之环境因素,经常熄灭;②采用固定式的焚烧炉燃烧伴生气时,无法满足钻探及试油作业经常搬运、现场无公用工程配套等实际要求;③特别的,钻探试油在林区作业时,粗放式燃烧放空带来巨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固定式的焚烧炉对焚烧伴生气产生的高温烟气冷却效果差,排出的高温烟气同样会有消防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密闭式撬装焚烧炉,此焚烧炉的焚烧炉本体、鼓风机、缓冲罐、PLC控制系统和水冷系统等均集成在撬装结构上,并且对焚烧伴生气产生的高温烟气采用风冷和水冷相结合的冷却方式,消除了消防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密闭式撬装焚烧炉,包括缓冲罐、鼓风机、燃烧器、焚烧炉本体和烟囱,其特点是:所述密闭式撬装焚烧炉还包括撬装结构和水冷系统,所述缓冲罐、鼓风机、焚烧炉本体和水冷系统均设置在撬装结构上,所述水冷系统包括水槽、水泵和水雾化装置,水雾化装置设置在烟囱内,所述水泵的进口与水槽相连,出口接入水雾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密闭式撬装焚烧炉,其撬装结构包括底座、横梁、立柱和吊耳,所述底座、横梁和立柱组成框架,所述吊耳设置在顶部的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密闭式撬装焚烧炉,还包括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与燃烧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实用新型一种密闭式撬装焚烧炉,缓冲罐、鼓风机、焚烧炉本体和水冷系统均设置在撬装结构上,便于储运。
②本实用新型一种密闭式撬装焚烧炉,对焚烧后的高温烟气采用风冷和水冷相结合的冷却方式,有效降低烟气温度,消除了消防安全隐患。
③本实用新型一种密闭式撬装焚烧炉,通过PLC控制系统启停燃烧器,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密闭式撬装焚烧炉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撬装结构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图中:
撬装结构1,
底座1.1,
横梁1.2,
立柱1.3,
吊耳1.4,
缓冲罐2,
鼓风机3,
燃烧器4,
冷却风道5,
焚烧炉本体6,
烟囱7,
水槽8,
水泵9,
PLC控制系统10,
水雾化装置11。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8,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闭式撬装焚烧炉,它包括撬装结构1、缓冲罐2、鼓风机3、燃烧器4、冷却风道5、PLC控制系统10、焚烧炉本体6、烟囱7和水冷系统,所述缓冲罐2、鼓风机3、PLC控制系统10、焚烧炉本体6和水冷系统均设置在撬装结构1上。
所述撬装结构1包括底座1.1、横梁1.2、立柱1.3和吊耳1.4,所述底座1.1、横梁1.2和立柱1.3组成框架,所述吊耳1.4设置在顶部的横梁1.2上,用起重机配合吊耳1.4,就能实现此焚烧炉的搬运。
钻探试油作业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气接入缓冲罐2的进口,缓冲罐2的出口接入燃烧器4,缓冲罐2上设置压力表及安全泄放装置,缓冲罐2至燃烧器4的管线上设置有自动压力调节阀组;所述鼓风机3的出口分别与燃烧器4和焚烧炉本体6相连。
燃烧器4设置两支高能电点火枪,以确保点火100%成功率。
焚烧炉本体6的炉膛采用双层浇注料衬里,既满足耐火又满足隔热需要,确保焚烧炉本体6的外壁温度≤70℃。
所述PLC控制系统10与燃烧器4相连,PLC控制系统10根据压力变送器实测的伴生气压力来自动启停燃烧器4,燃烧器4设置在焚烧炉本体6的头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焱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焱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90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