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液相增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9188.9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7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俞盛;毛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兴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00 | 分类号: | D01D1/00;D01D13/02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李妙英 |
地址: | 21421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液相增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液相增粘装置。
背景技术
在PBT的终缩聚反应釜底部的适当位置从设有柱塞阀控制的低粘物料出口流出低粘PBT熔体,经熔体冷却器冷却由过滤器过滤后,再经熔体增压泵送入用热媒夹套管保护的输送管道至液相增粘釜进行增粘。现有的液相增粘釜结构单一,使用效果不理想,不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大大增加液汽之间的接触面积,反应速度快,很好地提升熔体质量的新型液相增粘装置。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液相增粘装置,它包括圆盘反应釜、熔体冷却器和过滤器,它们依次按序连接,所述过滤器通过管道与液相增粘反应釜顶部相连,所述液相增粘反应釜包括上窄下宽筒形壳体,在所述壳体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在所述壳体内部上方设有分配器,在所述分配器下方设有连接柱,在所述连接柱上从上往下设有一列同心设置的液相增粘圆锥形体,所述液相增粘圆锥形体的半径大小从上往下依次按公差为50-80cm的等差数列增大,所述液相增粘圆锥形体的外表面与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60°,所述每个液相增粘圆锥形体的垂直高度在10-15cm之间。
所述液相增粘圆锥形体设有3个或4个。
所述分配器与最小液相增粘圆锥形体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壳体的底面为下坡形底面。
在所述过滤器与液相增粘反应釜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熔体增压泵。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设置了同心叠加锥柱形多层落差的锥形体,PBT低粘熔体从壳体的顶部进入并进行分配,均匀地从锥形体的表面利用自身重力慢慢地逐渐稳定地自然滑落向下,形成熔体薄膜,这样通过各层锥体的落差,确保形成厚度均匀的连续薄膜。同时,在热媒夹套的保温管道上增设在线粘度监测,将送入增粘反应釜的低粘熔体的粘度控制在0.5-0.6dl/g之间,粘度过高会加剧熔体熔体长距离输送的热降解,过低则会超过液相增粘反应器的增粘能力,导致增粘后熔体达不到纺丝所需的目标粘度要求,该粘度可以通过调节圆盘反应器的低粘端搅拌转速和真空度进行稳定控制。为将熔体在输送过程中的热降解降到最低,经试验,设置在线温度监测,以保证保温管道内的输送熔体温度严格控制在225-245℃之间,具体可通过调节熔体夹套管热媒温度和熔体冷却器温度来实现,并且液相增粘反应器的真空度与进出料口物料粘度还在DCS上实现“串级”控制。增粘反应器内反应温度在235-255℃之间,停留时间在0.5-1.3h之间,操作压力在0.15-0.20Kpa。增粘后,从出料口流出经监测后,由齿轮泵将高粘熔体送纺丝装置纺丝。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采用同心设置的液相增粘圆锥形体,并且液相增粘圆锥形体的半径大小从上往下依次按公差为50-80cm的等差数列增大,所述液相增粘圆锥形体的外表面与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60°,所述每个液相增粘圆锥形体的垂直高度在10-15cm之间,这样大大增加了液汽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分子副产物能快速排出反应体系,有效加快了反应速度,缩短了熔体停留时间,并保证熔体先进先出,使熔体在反应器内获得一致的反应条件,很好地提升了熔体的质量,增设在线粘度监测和在线温度监测,可以进一步提高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框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液相增粘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兴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兴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91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配方
- 下一篇: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