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点滴护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9325.9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3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林开鑫;王刚;岳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5/52 | 分类号: | A61M5/5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廖秀玲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滴 护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点滴护手器。
背景技术
在治疗输液(又称打点滴)时,通常就是简单的将输液管的针头插入皮下静脉血管,然后用胶布将针头贴在皮肤上固定住,由于没有什么能够直接与手掌和手臂固定住的器械,所以打点滴时要特别注意,手不能乱动,否则会导致存在安全隐患,但是,幼儿、儿童对安全的意识还比较薄弱,甚至没有,还会乱动、好动,家长稍不注意都可能发生状况影响正常输液,对于成人、老人也可能存在隐患,一时情急忘记而乱动导致发生状况影响正常输液,因此,亟需有一种能够防止打点滴时手部动作影响正常输液或避免安全隐患的辅助器械来有效的防范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打点滴时防止手部乱动的点滴护手器,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省心实用、使用方便。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点滴护手器,包括供于手掌、手臂平直放置的承托板、承托板对应手掌处设有用于将手掌固定在承托板上的绑带和承托板对应手腕处、手臂处分别设有用于将手腕、手臂固定在承托板上的第一套环、第二套环。
所述绑带为可适应不同大小的手掌固定的弹性收缩带,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承托板的两侧边;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为可相互贴合或拆分的尼龙搭扣带,所述承托板上对应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分别开设有两个并排间隔设置的条形通孔,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尼龙搭扣带一端分别对应位置固定在承托板的背面上,其另一端从相邻的一个条形通孔穿过伸到承托板的正面上再从另一条型通孔穿过伸到承托板的背面并与承托板的背面上设有的尼龙搭扣带贴合。
所述第二套环上固定设有用于固定输液管并给输液管加热的固定加热装置,所述固定加热装置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供输液管嵌入的U型槽,所述U型槽的槽底设有加热块,所述承托板内设有线路连接加热块的电池盒,所述固定加热装置的外表面上设有连通或切断电池盒线路连接到加热块的按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打点滴前,将手套在点滴护手器上,再进行点滴,这样由于手被绑带、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三处固定在承托板上,就不能轻易动作,能够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承托板可进行一些创意设计,如儿童使用的点滴护手器,可将承托板设计成儿童喜欢的卡通形象,例如卡通猫,绑带设置在卡通猫的头部,卡通猫的四肢采用可弯折变形的材质制成,使用时将卡通猫的四肢弯向手臂,会有一只卡通猫攀附在手臂上的感觉,对儿童来说更有趣味性,儿童更愿意安静的配合输液的完成。
绑带采用弹性收缩带便于固定且在情急需要手掌取物时方便将手掌脱离开动作,而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采用尼龙搭扣带则有利于点滴护手器的快速佩戴,松紧可调,且上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在承托板背面的固定方式还能够防止好动的儿童自行拆解开。
上述第二套环上固定设有用于固定输液管并给输液管加热的固定加热装置,该结构不仅用于固定输液管,还能够对被固定住的这段输液管进行加热,给液体升温,适合气温较低的时候使用,输液时不会因液体冰冷而感到不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尼龙搭扣带的固定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充分理解。
一种点滴护手器,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供于手掌、手臂平直放置的承托板1、承托板1对应手掌处设有用于将手掌固定在承托板1上的绑带2和承托板1对应手腕处、手臂处分别设有用于将手腕、手臂固定在承托板1上的第一套环3、第二套环4,通过绑带2、第一套环3和第二套环4三处将手固定在承托板上1,手就不能轻易动作,能够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93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