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递绳索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0552.9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1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韦扬志;谭宗会;杨彦军;庞祖新;韦载祥;韦天恬;周经中;何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孔德超;黄培智 |
地址: | 545006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递 绳索 提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设备检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解决作业人员登塔作业及下塔携带传递绳索的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以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为例,柳州局目前负责维护南方电网主网架500kV及以上输电线路26条(段)共3575千米6381基杆塔。每年输电线路在停电、带电检修中部分高空项目需使用传递绳索传递工器具等材料,而柳州局维护区域内杆塔高度在30-85米不等。据可研,2012-2014年输电线路停电、带电检修传递绳索使用频次为893次,当作业人员携带一条重10千克传递绳索上塔(塔高以50米为例),因传递绳索自重及现场不平衡风力横向荷载的原因,随着攀爬高度的增加,作业人员受到传递绳索向下拉力就越大,峰值达到490N,容易造成作业人员体力损耗较大,移动极为不便,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可能导致作业人员发生坠落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递绳索提升装置,它可以解决作业人员在登塔时作业时或下塔时携带传递绳索过重的问题,降低作业人员发生风险的概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传递绳索提升装置,其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电机、驱动电路、绞盘以及起吊线,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该电机的转子芯轴通过联轴器与绞盘固定,以通过电机带动绞盘同步旋转,所述起吊线的一端与绞盘的线槽固定且起吊线缠绕布置于该线槽上,所述起吊线的另一端延伸于外壳外并与一用于固定传递绳索的吊环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一挂钩。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用于控制电机正反转的控制电路板、用于驱动电机转动的驱动器以及为所述控制电路板、驱动器提供电源的电池,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输出端通过驱动器连接至电机的输入端。
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收线按钮和放线按钮,所述收线按钮和放线按钮均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所述驱动器设置于绞盘和电机的上侧。
驱动器与外壳的内壁相接触,且在二者接触面上涂覆有一导热硅脂层。
所述电池和控制电路板设置于绞盘的一侧。
所述电机为鼓型卷扬电机。
所述线槽为螺旋线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该装置设计轻巧,通用性强,可适用于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停电检修工作;
2.该装置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有效降低线路作业人员在登塔时作业时或下塔时携带传递绳索过重的问题,降低作业人员作业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递绳索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外壳;2、电池;5、电机;6、驱动器;7、绞盘;8、联轴器;9、起吊线;10、收线按钮;11、放线按钮;12、挂钩;13、吊环;14、控制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传递绳索提升装置,其主要包括起吊绞盘、动力传动及固定挂钩三部分,其中,起吊绞盘、动力传动都安装于一外壳1中,挂钩12固定于外壳1的上端,便于作业人员将该传递绳索提升装置挂于腰间。起吊绞盘主要为塑料材质的绞盘7,该绞盘7带有螺旋线槽,高强度的起吊线9一端固定在绞盘7上,并在螺旋线槽上缠绕布置,螺旋线槽使得收放起吊线时不至于缠绕打结,起吊线9的另一端通过外壳1下端设置的穿孔伸出外壳1并固定连接吊环13,该吊环13用于和传递绳索固定,使得收起吊线9时,对传递绳索进行提升,从而使作业人员不必直接携带过重的传递绳索,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05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