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惰轮啮合式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0948.3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4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赵良红;吴峰;范梦吾;张晓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H3/12 | 分类号: | F16H3/12;F16H3/087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张绮丽 |
地址: | 52833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啮合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传动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惰轮啮合式变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的汽车无级变速器一般为单级的传递形式,采用传动带和工作直径可变的主、从动轮相配合来传递动力,可以实现传动比的连续改变,常见的无级变速器有皮带式及金属带式两种带式无级变速器。单级的传递形式使得无级变速器的的总传动比的数值较小,如目前汽车上应用的单级无级变速器总传动比的数值小于6,这样使得汽车高速行驶时发动机转速高,经济性较差。另外,目前一般普通的无级变速器需要专门设置倒档齿轮及倒档控制装置,增加控制机构制造及控制难度,使变速器的成本及故障率都会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全新结构的惰轮啮合式变速器,其总传动比的数值大,实现倒档时不需要另外设置倒档机构及控制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惰轮啮合式变速器,包括带式无级变速器,单排行星齿轮机构,输入轴,输出轴,所述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包括行星架、齿圈、太阳轮、行星轮,所述带式无级变速器包括主动盘与从动盘,还包括惰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所述惰轮分别与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与齿圈连接在一起,行星架与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从动盘连接,所述太阳轮与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主动盘安装在输入轴上。
所述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从动盘安装在第二轴上,所述第二轴与行星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的普通无级变速器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及主从动齿轮,使其通过小幅度控制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比变化来获得大幅度的变速器传动比的变化,其变速器总传动比数值远远大于现有的无级变速器的总传动比数值,变速器总传动比数值超过10以上,理论上可以实现的变速器总传动比数值为无穷大,使汽车高速行驶时发动机转速较低,经济性得以提高。另外变速器不需要单独设置倒档机构,使变速器结构更加紧凑,减小控制机构制造及控制难度,同时变速器的成本及故障率也会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惰轮啮合式变速器采用带式无级变速器与行星齿轮机构组合传递动力,由带式无级变速器18、单排行星齿轮机构12(包含太阳轮10、行星轮9、行星架14及齿圈8)、输入轴5、主动齿轮4、惰轮6、从动齿轮13、第二轴15以及输出轴11组成。带式无级变速器包括主动盘与从动盘,主动盘包括主动固定盘1、主动可动盘3,从动盘包括从动固定盘16、从动可动盘17,主动盘与从动盘通过V型带2连接并传输动力,可以实现小范围的传动比变化。惰轮啮合式变速器还包括惰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惰轮6安装在惰轮轴7上,分别与主动齿轮4及从动齿轮13啮合。从动齿轮13与齿圈8连接一起,行星架14与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从动盘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主动盘安装在输入轴上,太阳轮10与输出轴11连接,动力由输出轴11对外输出。
主动固定盘1、主动可动盘3及主动齿轮4安装在输入轴5上,从动固定盘16、从动可动盘17在第二轴15上,通过第二轴15与行星架14连接。主动可动盘3与从动可动盘17可以通过控制机构实现左右移动,从而改变带式无级变速器18传动比,当主动可动盘3左移,同时从动可动盘17右移时,带式无级变速器18传动比减小,当主动可动盘3右移,同时从动可动盘17左移时,带式无级变速器18传动比则增大。
该实施方案的变速器传动比的特性跟从动齿轮13与主动齿轮4之间的传动比、单排行星齿轮机构12的齿圈8齿数与太阳轮10齿数的比值有关,经推导得出变速器传动比公式如下:
=1/((1+)/-/)
—变速器传动比;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12的齿圈8齿数与太阳轮10齿数的比值;
—带式无级变速器18传动比;
—从动齿轮13与主动齿轮4之间的传动比。
设从动齿轮13与主动齿轮4之间的传动比为=0.5,行星齿轮机构12的齿圈8齿数与太阳轮10齿数的比值=2时,变速器传动比为:
=1/(3/-4)
该实施方案的变速器传动比数值与带式无级变速器18传动比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变速器的传动比数值与带式无级变速器传动比的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09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排行星齿轮机构无级变速传动装置
- 下一篇:减振器新型综合防尘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