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声量实验室用隔声窗预埋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1453.2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3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唯赛伦声振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02 | 分类号: | E06B1/02;E06B1/60;E06B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2623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声量 实验室 用隔声窗预埋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隔声量实验室用隔声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隔声量实验室用隔声窗预埋框。
背景技术
在隔声量实验室中,包含至少两个相邻的声学实验室,通常为一个混响室和一个消声室。为了进行试件的隔声量测试,在混响室和消声室之间安装测试窗口。由于声学测试中每个实验室之间都是相互独立,不存在硬性连接的,窗口的安装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原有隔声窗在结构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原有隔声窗的设计使得墙体与隔声窗之间不能紧密的结合,会存在一定的漏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声量实验室用隔声窗预埋框,该隔声窗框与墙体之间通过混凝土紧密结合,避免了之前隔声窗框安装后的漏声,具有更高的隔声效果。除此之外,两个实验室在不进行隔声实验时均可以作为独立的实验室使用,互不影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隔声量实验室用隔声窗预埋框,包括安装于混响室侧的的法兰框,所述法兰框是由左右横板和上下横板拼接成的矩形框,所述法兰框安装在预埋框位于混响室侧的端部,所述预埋框包括下板、两块侧板和上板,所述下板、两块侧板和上板围成一个矩形管,所述矩形管外壁中部位置连接有铁钩,所述铁钩分别连接在侧板和上板、并且垂直于所连接的侧板或上板,所述管状预埋框位于铁钩两边设有筋板和筋,所述法兰框连接在管状预埋框带有筋板的一端端部,所述法兰框、预埋框与筋板连接有若干三角撑板。
所述下板、两块侧板和上板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所述筋板和筋以焊接方式与管状预埋框连接。
所述下板带有浇筑孔。浇筑孔的设计保证浇筑密实,方便隔声窗下部混凝土的浇筑。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连接的是消声室和混响室两个完全不同的实验室或两个混响室,在进行隔声测试时既保证了建筑结构的隔声效果,同时两个实验室在安装隔声窗后仍能够互不影响,可以作为单独的实验室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至3所示,一种隔声量实验室用隔声窗预埋框,包括安装于混响室侧的的法兰框,所述法兰框是由左右横板5和上下横板4拼接成的矩形框,所述法兰框安装在预埋框位于混响室侧的端部,所述预埋框包括下板1、两块侧板2和上板3,所述下板1、两块侧板2和上板3围成一个矩形管,所述矩形管外壁中部位置连接有铁钩9,所述铁钩9分别连接在侧板2和上板3、并且垂直于所连接的侧板2或上板3,所述管状预埋框位于铁钩9两边设有筋板6和筋8,所述法兰框连接在管状预埋框带有筋板6的一端端部,所述法兰框、预埋框与筋板6连接有若干三角撑板。
所述下板1、两块侧板2和上板3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所述筋板6和筋8以焊接方式与管状预埋框连接。
所述下板1带有浇筑孔。浇筑孔的设计保证浇筑密实,方便隔声窗下部混凝土的浇筑。
在实际安装中,需要在房屋整体浇注的过程中安装的,首先利用叉车或者其它方式将隔声窗放置于适当的位置,然后再浇注混凝土。当混凝土凝固后即可将隔声窗固定在墙体上。此处,由于消声室侧混凝土洞口比混响室侧洞口大,为了保证洞口的平整度,在该侧墙体浇注时内嵌带铁钩的挡板。同时为了保证隔声窗安装后两个实验室之间不会产生硬连接以及良好的声学密闭性,在消声室侧墙体挡板和隔声窗之间缝隙内填充适量吸声棉。
当试件重量较大时需要在该下板下混凝土内预埋轴承滚珠,在试件安装的过程中更加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唯赛伦声振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唯赛伦声振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14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热平开窗转换件型材
- 下一篇:自动门过载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