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专用于泥浆生产及输送的防堵塞回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1753.0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7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10 | 分类号: | B01F5/1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专用 泥浆 生产 输送 堵塞 回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泥浆生产及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焦炉热态工程炉顶及保护板灌浆时泥浆生产及输送的防堵塞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炉热态炉顶及保护板灌浆是焦炉一项重要的工作,大型现代化焦炉的燃烧室砌筑使用材料为硅砖,炉顶区域使用的材料为粘土砖、保温砖、焦炉缸砖等,焦炉由冷态砌筑完成至烘炉升温至600-800℃,焦炉沿燃烧室方向向外膨胀,由于硅砖膨胀量大于其它耐火砖、燃烧室温度也远高于炉顶区域的温度,必然在炉顶区产生多道纵向裂缝,为密封这些裂缝,需要在烘炉温度达到要求的数值时,对裂缝进行灌浆密封,炉顶灌浆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焦炉的生产、环保、节能、效益。焦炉炉顶密封好,生产过程中散热损失小、泄露煤气等挥发物质少、可达到节能环保要求,反之由于炉顶密封不好,造成散热损失大、泄露挥发物质多,另外可能发生煤气未经回收系统直接窜漏至燃烧系统,造成烟囱冒烟,其结果是浪费能源,环保不达标。
目前通常焦炉灌浆泥浆采用搅拌机拌合,中国专利CN203648458U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泥浆的专用装置,该装置包括混合用筒体,在该混合用筒体内的下部均布三根多孔吹气管,多孔吹气管的进气阀门设置在混合用筒体一侧的外壁外,在多孔吹气管进气阀门一侧通过垂直管路连接压力表,在垂直管路上连接死角吹扫管,在混合用筒体下部有泥浆出口,在泥浆出口上方的混合用筒体上有进水口,在泥浆出口相对应的混合用筒体上的下部有排渣口。该装置在投料间歇时间容易发生堵塞泥浆泵及泥浆输送管道的情况,存在工作效率低、污染环境、泥浆性能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以上所述堵塞泥浆泵及管路问题,提供一种专用于泥浆生产及输送的防堵塞回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专用于泥浆生产及输送的防堵塞回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支路、第二输送支路、第三输送支路、外输管道、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第三控制阀、泥浆泵和混合筒体,所述第一输送支路、第二输送支路、第三输送支路从上至下依次平行分布,所述第一输送支路、第二输送支路和第三输送支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混合筒体相连,所述第一输送支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一支管,所述第二输送支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管的第一支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二支管与所述外输管道相连,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三支管通过所述第三控制阀与所述第二三通管的第三支管相连,所述第二三通管的第二支管与所述泥浆泵相连,所述第三输送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泥浆泵相连。
进一步,所述第一输送支路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控制阀、第一连接管和第一弯头短管,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一支管相连,所述第一弯头短管与所述混合筒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第二输送支路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控制阀、第二连接管和第二弯头短管,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第二三通管的第一支管相连,所述第二弯头短管与所述混合筒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第三输送支路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连接管和第四控制阀,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泥浆泵相连,所述第四控制阀与所述混合筒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第一三通管和所述第二三通管均为T型三通管,均包括相互导通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二支管和所述第三支管均与所述第一支管垂直,且所述第二支管和所述第三支管在同一平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均为球阀,所述第四控制阀为闸阀。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均为橡胶管。
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专用于泥浆生产及输送的防堵塞回流装置,在泥浆泵输送管与泥浆生产装置之间增加两路回流装置,在投料时关闭泥浆输送管路的阀门,同时打开旁路回流装置系统管路,并使泥浆泵一直处于运转状态,用少量的预留泥浆形成循环流动,防止泥浆在泵内及管道中静止而产生泥浆沉淀,由此解决堵塞泥浆泵及管道问题,与以往采用搅拌机拌合泥浆进行焦炉炉顶及保护板灌浆相比,具有效率高、环境污染小、泥浆性能好的特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泥浆生产的专用装置在投料间歇时的泥浆泵及管道堵塞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专用于泥浆生产及输送的防堵塞回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合筒体; 2、第四控制阀; 3、第三连接管;
4、泥浆泵; 5、第二三通管; 6、第二控制阀; 7、第二连接管;
8、第二弯头短管; 9、第三控制阀; 10、第一三通管;
11、第一控制阀; 12、第一连接管; 13、第一弯头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17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温式泡沫剂性能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螺杆式热能回收的微热吸附式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