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电池电解液充二氧化硫自动传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2194.5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5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苏衍亮;杨全;刘月伟;陶国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弘同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电解液 二氧化硫 自动 传送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生产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锂电池电解液充二氧化硫自动传送设备。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制作中需要在电解液中充制二氧化硫,以往的充制通常都是在用罐子配好的电解液中直接充二氧化硫,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很难充进,二氧化硫损失很大,充进的二氧化硫比例用刻度目测确定,准确度低,充好的二氧化硫用四氟泵打进玻璃瓶,再转到注液机,二氧化硫有泄漏,传输有安全隐患,而且劳动强度大,人员占用多,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电解液充二氧化硫自动传送设备,更方便二氧化硫的充制,制备比例更准确,使品质有很大提高,节约劳动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电解液充二氧化硫自动传送设备,包括电解液罐、固定支架、送料机构,放料机构,所述电解液罐固定于固定支架上,所述电解液罐内设有冷却装置,所述电解液罐下端设有电子称,所述送料机构和放料结构均与电解液罐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变了以往的二氧化硫充制方式,通过该设备进行充制,不易泄漏,带有冷却装置对电解液进行冷却,使二氧化硫充制更方便、容易,并且通过电子称对充制的电解液和二氧化硫进行比例的控制,使得配料比例更准确 ,提高产品品质,制备方便、节约劳动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装置为弯曲的玻璃管,所述玻璃管包括进液口、出液口,且进液口、出液口置于电解液罐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液从进液口流入电解液罐内从出液口流出,对电解液进行冷却,并且采用玻璃管导热性更好,弯曲形状增大了玻璃管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冷却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解液罐连通有放尾气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电解液罐内可能会存在其它气体,会与二氧化硫或者电解液发生反应,影响二氧化硫的的充制质量,利用放尾气机构可以将电解液罐内的其它气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料机构、放料结构、放尾气机构均包括有连通管道和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阀门的开闭控制,更方便于对送料、放料、放尾气的操作控制,通过连通管道进行输送使物料不易泄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连通管道为四氟管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四氟管道耐高温、耐腐蚀、高润滑等特性能为本设备提供更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电解液充二氧化硫自动传送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电解液充二氧化硫自动传送设备实施例冷却装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解液罐;2、固定支架;3、送料机构;4、放料机构;5、四氟管道;6、阀门;7、放尾气机构;8、注液机;9、尾气箱;11、进液口;12、出液口;21、电子称;22、电子称显示屏;31、送电解液机构;32、送二氧化硫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电解液充二氧化硫自动传送设备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锂电池电解液充二氧化硫自动传送设备,包括电解液罐1、固定支架2、送料机构3,放料机构4,所述电解液罐1固定于固定支架2上,所述电解液罐1内设有冷却装置,所述电解液罐1下端设有电子称21,电子称21与固定支架2固定,电解液罐1抵触于电子称21的称盘上,所述送料机构3和放料结构4均与电解液罐1相连,设备启动时,先启动冷却装置,再启动电子称21开关,调零,送料机构3将电解液注入电解液罐1中,记下电解液重量,再注入二氧化硫,通过电子称21显示的总重控制调制的比例,充制完毕后,通过放料机构3将物料输送至注液机8内。改变了以往的二氧化硫充制方式,通过该设备进行充制,不易泄漏,带有冷却装置对电解液进行冷却,使二氧化硫充制更方便、容易,并且通过电子称21对充制的电解液和二氧化硫进行比例的控制,使得配料比例更准确 ,提高产品品质,制备方便、节约劳动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冷却装置为弯曲的玻璃管,具体呈现螺旋形,所述玻璃管包括进液口11、出液口12,且进液口11、出液口12置于电解液罐1外。冷却液从进液口11流入电解液罐1内从出液口12流出,对电解液进行冷却,考虑生产成本,冷却液可以由水构成,并且采用玻璃管,导热性更好,弯曲形状增大了玻璃管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冷却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弘同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弘同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21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科炎症给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