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重润滑过滤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4252.8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8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鲁德(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30 | 分类号: | B03C1/30;F28D1/047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重 润滑 过滤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具体涉及一种多重润滑过滤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的进步,各式各样的机械设备随之应运而生。润滑油的使用更给我们带来一个崭新的时代。润滑油是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部件,过滤装置对于保证润滑油品质和保障设备正常运转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过滤装置大多只能简单过滤一次,无法充分滤掉杂质,而且过滤的效果比较的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重润滑过滤散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重润滑过滤散热装置,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还包括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第一容纳室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筒体,第一筒体内插拔式连接有磁性柱体,磁性柱体内设有螺旋通道,且磁性柱体外表面设有第一缺口将磁性柱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容纳室内设有第二筒体,第二筒体的中部设有隔环,第二筒体内插拔式连接有油滤芯,第一筒体和第一容纳室之间的连通通道位于第二筒体内,第一容纳室上表面还螺旋密封有第三筒体,第三筒体外表面均匀设有通孔,第三筒体内设有水盘管;以及,第二容纳室内设有一个截面呈L形的第三容纳室,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之间的连通通道位于第三容纳室内,第三容纳室横向空间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金属环,金属环中心区域旋转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两端固定连接有叶片。
作为优选,进油口垂直定向于第一筒体的下表面上,出油口垂直定向于第二容纳室的侧面,且出油口位于第二容纳室侧面的上部。
作为优选,第一筒体上表面螺旋密封有端盖,第二筒体外表面下部与第一容纳室设有连通通道,水盘管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与第三筒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磁性柱体的进口处位于磁性柱体下方且与进油口对应,磁性柱体的出口处位于磁性柱体外表面的上方且与第一筒体和第一容纳室之间的连通通道对应。
作为优选,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之间的连通通道位于第一容纳室内侧面的上方,第三容纳室与第二容纳室之间的连通通道位于第三容纳室横向空间的侧面。
作为优选,叶片的直径比金属环的外径小5mm~20mm,叶片的外表面均匀设有通孔。
作为优选,第二容纳室的侧面固定设有散热片,散热片的侧面位于第二容纳室侧面的外侧。
作为优选,第三容纳室内自上而下均匀设有阻尼板,阻尼板上设有通孔,第一容纳室的上方设有水分含量检测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第一容纳室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筒体,第一筒体内插拔式连接有磁性柱体,磁性柱体内设有螺旋通道,且磁性柱体外表面设有第一缺口将磁性柱体分为两个部分,油通过磁性通道后,将内部携带的金属粉末截留下来,形成了初步的过滤效果,同时磁性柱体是两半式的结构,使得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方便的取出后,拆开进行有效的清洗;
2.第一容纳室内设有第二筒体,第二筒体的中部设有隔环,第二筒体内插拔式连接有油滤芯,第一筒体和第一容纳室之间的连通通道位于第二筒体内,油进入后,通过油滤芯进行第二次的清洗过滤,有效的保障润滑油的整体的质量;
3.第一容纳室上表面还螺旋密封有第三筒体,第三筒体外表面均匀设有通孔,第三筒体内设有水盘管,润滑油的温度通过水盘管携带出去,接触面积广,散热能力强,且拆除方便,可有效的降低润滑油的整体的温度,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4.第二容纳室内设有一个截面呈L形的第三容纳室,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之间的连通通道位于第三容纳室内,第三容纳室横向空间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金属环,金属环中心区域旋转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两端固定连接有叶片,润滑油通过的时候,使得位于下方的叶片旋转,同时带到上方的叶片旋转,可有效的搅拌,避免沉淀的发生,同时可以是润滑油的温度均匀,从而使设备的温度达到一定恒温效果;
5.整体设计新颖,可有效的起到过滤的效果,同时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重润滑过滤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重润滑过滤散热装置的磁性柱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重润滑过滤散热装置的A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鲁德(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巴鲁德(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42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