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次梁反拉式桩基静载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4408.2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8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勇;吴朝义;王晨;刘东坤;周学礼;李红兵;金平;杨树良;张晓梅;邬余建;吴菊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0223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次梁反拉式 桩基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次梁反拉式桩基静载试验装置,具有良好的工作效率、稳定性、可控性、操作方便的特点,主要用于建筑桩基静载试验。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桩基静载试验技术方法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同时,在工程实践中也相应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概括为:1、配重物的运输和装载成本较高、效率相对较低;2、配重物拼装高度过高将不利于试验的安全操作;3、加载反力装置性能对试验安全性和结果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本实用新型基于当前建筑桩基静载试验实际情况,主要目的提出一种次梁反拉式桩基静载试验装置,通过优化钢混承重台板,充分利用其上垫块的重量,作为加载配重的一部分,减少配重物数量,提高静载试验平台搭建效率,节约试验成本,降低试验风险,优化桩基静载试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次梁反拉式桩基静载试验装置,由的钢垫梁成压重平台底座,钢垫梁通过工字钢与次梁连接,使次钢梁、次钢梁下设置的配重体、工字钢和钢垫梁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得次钢梁下设置的配重体对次钢梁产生向下的拉力,形成次梁反拉式配重装置。安装工艺步骤是:静态承重支座地基处理→放置千斤顶→主钢梁放置和安装→钢垫梁、工字钢放置和安装及其上配重体拼装→次钢梁放置和安装→次钢梁与钢垫梁通过工字钢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次钢梁上部配重体拼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现有桩基静载试验的基础上,将次钢梁静态承重支座转化为压重平台底座,使其对次钢梁产生向下的拉力,形成次梁反拉式配重装置,以解决以上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
一种次梁反拉式桩基静载试验装置,本实用新型特征是,基本结构为:在试验桩上设置千斤顶,千斤顶顶端位于主钢梁底面的中心位置,主钢梁两端设置在静态承重支座上;在主钢梁上并与主钢梁垂直排列设置有若干根次钢梁,在主钢梁与次钢梁上下分别设有交错堆置的配重体,其中次钢梁下的配重体设在与次钢梁垂直的工字钢上,工字钢设置于与次钢梁平行的钢垫梁上;次钢梁与钢垫梁通过竖直方向的工字钢(6B)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千斤顶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均设置在试验桩顶端中心位置,当千斤顶数量为一个以上时,采用平沿主钢梁方向并排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静态承重支座采用地基设置,其与主钢梁两端采用铰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重体下的工字钢放置在钢垫梁之上,且与钢垫梁垂直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垫梁放置在平整场地上,其通过工字钢与次钢梁相连接,连接方式为焊接,使次钢梁、次钢梁下设置的配重体、工字钢和钢垫梁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得次钢梁下设置的配重体对次钢梁产生一个向下的拉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降低了配重物的运输和装载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2、降低了配重物拼装高度,保证了试验的安全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横向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纵向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Ⅰ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的Ⅱ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3的Ⅰ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6,一种次梁反拉式桩基静载试验装置,本实用新型特征是,基本结构为:在试验桩1上设置千斤顶2,千斤顶顶端位于主钢梁3底面的中心位置,主钢梁3两端设置在静态承重支座8上;在主钢梁3上并与主钢梁3垂直排列设置有若干根次钢梁4,在主钢梁3与次钢梁4上下分别设有交错堆置的配重体5,其中次钢梁4下的配重体5设在与次钢梁4垂直的工字钢6A上,工字钢6A设置于与次钢梁4平行的钢垫梁7上;次钢梁4与钢垫梁7通过竖直方向的工字钢6B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千斤顶2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均设置在试验桩顶端中心位置,当千斤顶数量为一个以上时,采用平沿主钢梁3方向并排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静态承重支座8采用地基设置,其与主钢梁3两端采用铰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重体5下的工字钢6A放置在钢垫梁7之上,且与钢垫梁7垂直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垫梁7放置在平整场地上,其通过工字钢6与次钢梁4相连接,连接方式为焊接,使次钢梁、次钢梁下设置的配重体、工字钢和钢垫梁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得次钢梁下设置的配重体对次钢梁产生一个向下的拉力。
本实用新型安装工艺步骤是:静态承重支座地基处理→放置千斤顶→主钢梁放置和安装→钢垫梁、工字钢放置和安装及其上配重体拼装→次钢梁放置和安装→次钢梁与钢垫梁通过工字钢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次钢梁上部配重体拼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44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筒插装组合式高应变检测力锤
- 下一篇:一种抗压方形井盖的钢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