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机油消耗量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5734.5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1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苏洪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9/00 | 分类号: | G01F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机油 消耗量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消耗量测量装置,适用于简化结构、减少测量误差。
背景技术
发动机机油消耗量是发动机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整车经济性和用户使用感受。目前常用的发动机机油消耗量测量方法为:在发动机台架上于规定工况下规定时间内运转发动机,用放油法称量试验前后发动机内机油重量,二者之差即为该试验条件下的机油消耗量。但用此方式得到的数据误差较大,主要原因有两个:1、发动机放油称量机油总量,所选量具必须与机油总量相匹配,但测试试验中所产生的机油消耗通常只占机油总量很小的一部分(约2%),这就要求量具同时具备大量程和高精度,而一般情况下,量具量程越大,精度越低,尤其是在需要对机油消耗量进行精确对比时,量具精度的不足往往会对试验结果造成较大干扰;2、放油称重过程中存在多个人工操作环节,且机油可能在发动机内摩擦副表面、油底壳、量桶内不同程度的残留,这些都会造成较大的偶然误差。随着当前发动机技术的不断提升,机油消耗量在发动机机油总量中所占比例不断减少,整机放油称重法中误差对机油消耗量测试的干扰也就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3674149A,申请公布日为2012年9月17日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机油消耗量实时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包括油壶、电子称、变频吸油泵组件、变频回油泵组件和监控计算机,吸油泵变频器和回油泵变频器以及电子称分别与监控计算机控制连接,通过监控计算机控制所述吸油泵变频器和回油泵变频器的频率来调节所述吸油泵电机和回油泵电机的转速,进而控制吸油泵和回油泵的泵油,对油底壳进行液位平衡调节,并通过监控计算机和电子称实时监控油壶质量曲线变化规律。虽然该发明能够实时测量发动机机油消耗,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1、该发明利用变频器调整出油泵和回油泵的油量以保持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油量恒定,即采用变频调节的方式,那么必定需要大量的标定工作,且不直观,容易产生测量误差,不易评价;
2、该发明需采用专用的出油泵、回油泵控制机油的进出,且为保持油壶与发动机曲轴箱内压力的平衡,需在油壶上单独设置通向发动机曲轴箱的连接管路,因此其结构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结构存在的测量误差较大、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测量误差、简化结构的发动机机油消耗量测量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机油消耗量测量装置,包括发动机油底壳、集油箱、回油泵、称重装置,所述集油箱设置在称重装置上;
所述发动机油底壳的侧壁上开设有泄油口,该泄油口位于集油箱的上方,且泄油口与集油箱的进油口相通,集油箱的出油口与回油泵的进油端相通,回油泵的出油端与发动机本体的内部相通。
所述回油泵为发动机机油泵,其进油端通过机油收集器与出油口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机油消耗量测量装置中发动机油底壳的侧壁上开设有泄油口,且泄油口位于集油箱的上方,泄油口与集油箱的进油口相通,集油箱的出油口与回油泵的进油端相通,回油泵的出油端与发动机本体的内部相通,即将发动机与集油箱内部形成一个动态闭合回路系统,发动机油底壳、发动机内部各腔体及摩擦副间隙、集油箱以及各连接管路内机油的总和即为闭合回路系统的机油总量,使用时,在保持泵回发动机本体的油量大于发动机机油消耗量的条件下,机油将在重力的作用下由泄油口持续流入集油箱,从而使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机油量保持恒定,将整个闭合回路系统内的机油变化量(即机油消耗量)全部转化为集油箱内的油量变化,该设计无需采用变频器、出油泵,管路连接简单,且依靠动态闭合回路系统自身即可保持集油箱与发动机曲轴箱内压力的平衡,不仅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而且有效减少了测量误差。因此,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结构、减少了测量误差。
2、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机油消耗量测量装置中回油泵为发动机机油泵,其进油端通过机油收集器与出油口相通,即利用发动机自身的机油泵将集油箱中的机油泵回发动机本体内部,避免了额外增加油泵装置,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发动机的集成化设计。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有利于发动机的集成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57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式用于测量绝缘容器内液位的非接触式检测装置
- 下一篇:矩形差压式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