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抗粘连抗静电双功能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5990.4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9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红;李洪文;任通;余序安;陈华;袁学明;何权;茹晓;孙幼琴;高建峰;曹栋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16 | 分类号: | B32B5/16;B32B27/06;B32B27/14;B32B27/32;B32B17/06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张谦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粘连 抗静电 功能 双向 拉伸 聚丙烯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抗粘连抗静电双功能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属于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的原料是主要是聚丙烯,聚丙烯的导电性能特别差,电阻率非常高,所以生产和使用过程摩擦时非常容易积累静电。现在通常的做法是在芯层加入表面活性剂类的抗静电剂,逐渐扩散到表层,在表层形成一层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团附着在聚丙烯表层,向外排列的亲水基团吸收环境中的水分,从而起到导电的作用,防止了静电的堆积。
由于BOPP本身表面非常光滑,加上静电等作用,非常容易粘连在一起,摩擦系数很大,影响正常的使用。常见的做法是在表层加入粒径在0.5—5μm的无机的硅石类颗粒,凸起在薄膜的表面,在两层薄膜之间形成“架桥”现象,这样薄膜和薄膜的表面之间有空气层存在。空气层的存在使母卷卷绕顺畅,减少折皱;在大分切机和小分切机的收卷和退卷以及下游加工更容易;降低了摩擦系数;令爽滑剂和抗静电剂的迁移更容易,因为它们在膜层之间提供了空间。
但是现在抗静电剂和抗粘连剂是分别加入,二者都对摩擦系数等有影响,而且抗粘连剂会对薄膜的光学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加入的量还要控制,这就加大了二者在使用时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粘连抗静电双功能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该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不仅兼具抗静电和抗粘连功能,而且加工方便、易于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抗粘连抗静电双功能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包括依次复合的表层、芯层、底层,所述表层上设置有玻璃微球一,玻璃微球一的外表面复合有一层透明导电膜一,且玻璃微球一的局部凸出于表层外;所述底层上设置有玻璃微球二,玻璃微球二的外表面复合有一层透明导电膜二,且玻璃微球二的局部凸出于底层外。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玻璃微球一的粒径为0.5-5μm,玻璃微球二的粒径为0.5-5μm。
所述表层的厚度为0.8-1μm,芯层的厚度为10-60μm,底层的厚度为0.8-1μm。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抗粘连抗静电双功能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具有以下优点:1. 兼具抗静电和抗粘连功能;2. 由于玻璃微球是透明的,因此对光学性能影响较小;3. 相对现有技术中分别加入抗静电剂和抗粘连剂的量,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微球加入量少,易于控制,方便生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抗粘连抗静电双功能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包括依次复合的表层1、芯层2、底层3。表层1上设置有玻璃微球一4,玻璃微球一4的外表面复合有一层透明导电膜一5,且玻璃微球一4的局部凸出于表层1外;底层3上设置有玻璃微球二6,玻璃微球二6的外表面复合有一层透明导电膜二7,且玻璃微球二6的局部凸出于底层3外。
玻璃微球一4的粒径为0.5-5μm,玻璃微球二6的粒径为0.5-5μm。表层1的厚度为0.8-1μm,芯层2的厚度为10-60μm,底层3的厚度为0.8-1μm。
本实施例中,玻璃微球一4均匀分布于表层1上,玻璃微球二6均匀分布于底层3上。
透明导电膜一5优选为ITO导电膜或AZO导电膜,透明导电膜二7优选为ITO导电膜或AZO导电膜。
本实施例中,表层1、芯层2、底层3均为均聚PP。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59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气的除尘杀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湍流塔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