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极双断口直流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7332.9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2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曹鹏飞;赵成宏;赵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H50/58 | 分类号: | H01H50/58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宋国荣 |
地址: | 43006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极 断口 直流 接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极双断口直流接触器,主要用于电气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设备上拍合式接触器触头形式多样,数额庞大。如何实现较小的尺寸内开断较大的电流,实现接触器的小型化设计,一直是研究的主题之一。
直流接触器要想获得较大的分断能力,大多采用桥式触头结构或用拍合式触头结构,且采用多极串联的方式来获得多断口,前者的缺陷在于无法获得较大的触头开距,且在触头开距较大时需要很大的操作功,后者的缺陷在于体积较大,且串联接线有极性要求,不便于主回路布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单极双断口直流接触器。接触器对外采用单极接口,对内采用双断口,可在简化外部接线的基础上,显著减小接触器的外形尺寸,并提高分断能力。触头系统采用拍合式结构,在较小的操作行程下易获得大开距,实现小型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极双断口直流接触器,它包括绝缘基座、动触头杆组件、静触头接线铜排组件、合闸机构、辅助开关组件、盖板、灭弧室以及吹弧装置;所述的静触头接线铜排组件包括静触头;所述的合闸机构包括用于合闸的电磁铁;所述的盖板包括引弧角;所述的动触头杆组件包括动触头、转动架、动触头座、电磁铁推杆以及分闸推杆;所述转动架一端与转轴连接,另一端通过动触头座转轴与动触头座连接;转动架中部相对两侧各有一个球面凹槽,分别用于合闸和分闸;动触头固定在动触头座一端上,并靠近动触头座转轴;转动架的球面凹槽与转轴的轴孔之间朝向绝缘顶杆金属加强杆一侧有一个用于安装由圆柱弹簧和其两端顶杆组成的触头压力弹簧组件的弹簧组件孔,该触头压力弹簧组件一端与弹簧组件孔底部接触,另一端与动触头座的朝向转轴的一端侧面接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分别为:
所述的单极双断口直流接触器,其转动架中部相对两侧球面凹槽,其中用于合闸的球面凹槽与一个由电磁铁推杆驱动的绝缘顶杆一端的绝缘顶杆金属加强杆构成活动的球连接副,用于分闸的球面凹槽与中部套有分闸弹簧的分闸推杆一端的分闸推杆金属加强杆构成活动的球连接副。
所述的单极双断口直流接触器,其绝缘顶杆金属加强杆和分闸推杆金属加强杆轴线垂直于转轴的轴线。
所述的单极双断口直流接触器,其触头压力弹簧组件轴线垂直于转轴的轴线。
所述的单极双断口直流接触器,其动触头座上安装一对共2个动触头;该动触头与静触头相对。
所述的单极双断口直流接触器,其接线铜排组件及动触头杆组件组成的触头系统为拍合式结构。
所述的单极双断口直流接触器,其合闸机构有合闸电磁铁及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极双断口直流接触器的技术效果在于:
1、采用单极双断口设计,可极大地节约安装空间,减小接触器的尺寸;
2、接触器断开后自然形成双断口,可显著提高分断能力;
3、采用拍合式触头结构可获得较大的触头开距和较小的操作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极双断口直流接触器动触头杆组件结构、动触头与静触头匹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极双断口直流接触器动触头杆组件三维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极双断口直流接触器电气原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名称为:
1-静触头,2-动触头,3-转动架,3.1-球面凹槽,3.2-弹簧组件孔,4-绝缘顶杆,5-电磁铁推杆,6-绝缘顶杆金属加强杆,7-触头压力弹簧组件,8-转轴,9-分闸弹簧,10-分闸推杆,11-分闸推杆金属加强杆,12-动触头座转轴,13-动触头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73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设备防误触紧急分闸装置
- 下一篇:牢固型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