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磨瓷自动对中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8686.5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1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醴陵华鑫电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专利商标事务所 43105 | 代理人: | 肖美哲 |
地址: | 41200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中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瓷件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瓷件磨削加工时的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瓷件磨削加工的工装夹具为在一根细长芯轴上套装圆形法兰盘,在法兰盘的外圆周面拧入四根调节螺钉。使用时,将该夹具穿入待磨削的瓷件内部,用扳手拧动四根调节螺钉来调整夹具与瓷件的张紧度,然后将夹具和瓷件一起吊装到磨床上装夹固定。这种结构的夹具在使用时,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既省时又省力的磨瓷自动对中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磨瓷自动对中套,包括内套1和外套2,内套1包括内套体11、扒爪12、扒爪座13、销轴14,内套体11为中空圆柱体,外表面带螺纹,在靠近非螺纹端部的圆柱面上对称均布三个扒爪座13,扒爪12的一端通过销轴14固定在扒爪座13上。外套2的套体21的外表面一端为圆锥状,另一端为圆筒状,在圆筒状的部分对称分布三根长条筋22,在套体21的内部钻削与内套体11外螺纹相配合的螺纹通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扒爪12的另一端拧入螺钉15。
将专用工具与本实用新型的长条筋配合来拧动外套套体,利用套体圆锥表面作用,使三个扒爪张开或合拢,来实现与瓷件的装夹,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磨瓷对中套的结构示意图(正面)。
图2为现有技术磨瓷对中套的结构示意图(侧面)。
图3为本实用新型磨瓷自动对中套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磨瓷自动对中套的内套结构示意图(正面)。
图5为本实用新型磨瓷自动对中套之内套结构示意图(侧面)。
图6为本实用新型磨瓷自动对中套之外套结构示意图(正面)。
图7为本实用新型磨瓷自动对中套之外套结构示意图(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现有技术及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 现有技术磨瓷对中套为一根细长芯轴上套装圆形法兰盘1,在法兰盘1的大小外圆周面分别拧入四根调节螺钉2和两根定位螺钉3,使用时,将该夹具穿入待磨削的瓷件内部,用扳手拧动四根调节螺钉来调整夹具与瓷件内孔的张紧度,然后将夹具和瓷件一起吊装到磨床上装夹固定。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磨瓷自动对中套由内套1和外套2通过螺纹配合组装、使用。
如图4~5所示,内套1包括内套体11、扒爪12、扒爪座13、销轴14,内套体11为中空圆柱体,在外表面加工细牙丝扣,在靠近非螺纹端部的圆柱面上对称布置三个扒爪座13,三个扒爪12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14固定在扒爪座上,在扒爪12的另一端根据需要可分别拧入螺钉15。
如图6~7所示,外套2的套体21的外表面一端为圆锥状,另一端为圆筒状,在圆筒状的部分对称分布三根长条筋22,在套体21的内部钻削与内套体11外螺纹相配合的细牙螺纹通孔。
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内套1套在细长芯轴上,然后外套2拧在内套1上,再整体穿入待磨削的瓷件内部。将专用工具与长条筋22配合来拧动套体21,利用套体21圆锥表面作用,使三个扒爪12张开或合拢,来实现与瓷件的装夹。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醴陵华鑫电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醴陵华鑫电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86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加強筋的快速夹具
- 下一篇:冷精整开花冲头磨内孔用定位夹具